登录遇到问题
Q:长时间接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A: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183-1832进行语音辅助
没找到相关问题?点此联系客服
选择国家地区
指南者留学logo
指南者留学
选校/定位/规划 必备工具
打开App
“再见!迟来的新国立!我要去港大了!”双非,GPA87,原来love letter真的能催来offer!
指南者留学 2024年05月06日
阅读量:1674
学员背景
W同学
本科背景
华侨大学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GPA:
87.54
语言成绩:
7
录取院校
香港大学建筑历史保护理学硕士
申请时间:
2023-10-24
录取时间:
2024-03-22
香港城市大学城巿设计与规划学硕士
申请时间:
2023-12-25
录取时间:
2024-04-09
香港理工大学城市信息学及智慧城市理学硕士
申请时间:
2024-03-06
录取时间:
2024-03-15
主要经历
 
科研经历:

xx街道建筑风貌设计,xxxx景观格局分析

 
实习经历:
xx古建筑设计公司-设计师助理
 
     

 

《及时的决定》

 

硕士阶段去留学的念头是从大三开始之前产生的。

 

那会儿刚参加完一个联合国线上的交流项目,在和其他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也对硕士阶段的留学有所了解。其实在步入大学之前也曾有尝试过出去读书,不过都不了了之,主要的原因还是自身不够坚定,十几岁的年纪好像对于人生、职业规划都没有很清晰的概念,在父母的催促下去完成一件件事。直到高考结束上了本科,我才很笃定我内心已经很反感“一个考试定所有”的模式了,我好像更倾向于细水长流的付出,也不期待突如其来的回报,有结果就好

 

那会儿也没纠结这个时间点开始准备留学算早还是算晚,只是很明显的感觉,该做一个关乎我未来发展的决定,具体决定去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决定这件事情本身,同时这也变相反映着我能不能用好步入大四前的最后一年。

 

《单申香港?》

 

从小在广东长大,香港自然成为了首选地区同时也是唯一父母完全支持去留学的地区,那倘若能在离家最近的地区,读到前百的高认可度的学校,仅仅需要一年的学习时间即可毕业,还有可能是喜欢的专业......好像确实是怎么想都划算的选择

 

地区确定下来以后就是搜罗申请的信息,通过各种手段想尽可能梳理清留学申请的具体流程、所需材料、可以补足的方向等等,也是在这个过程中联系了不少申请机构,和申请老师们沟通过自己的背景、或许可能申请到学校的上限和下限、以及留学申请服务的具体内容,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加上了指南者Winnie老师的微信。

 

简单的沟通以后我有一个明显的感觉,较之于其他机构的申请老师,她的评估相对更乐观一些,不仅是对我并不太出彩的背景可提升空间的乐观、能申请到结果的乐观猜测,以及对他们能提供的申请服务的自信。现在回想起来这可能也是我选择指南者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首先在均分方面,均分并不是我背景中的亮点,由于转过专业积累了许多与现专业无关但会影响成绩的课程和比较薄弱的一些基础课程,限制了我提分的效率,哪怕大三接近满绩也仅仅在全学年的绩点上提升了1分左右。

 

大一迷茫时也曾犹豫,不愿意把GPA看得那么重要,但是经过了解,有一个不差的GPA能够在许多竞争环境中用作一个“硬通货”让自己脱颖而出,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尽力让自己的成绩保证在一个“能考好就考好点,实在太难就60分万岁”的水平线上。

 

再然后是科研和相关的竞赛。我自身的科研或项目经历不算突出,无非是一门精心雕琢的课程作业或者是跟在老师后面搭把手做做规划项目,含金量都比较有限。竞赛虽然有不少但级别和奖项也都不突出。在正式开始准备申请留学后,我都抱着一种“能拿奖就拿奖,拿不了就塞简历里充个数”的心态参加或大或小的比赛,同时也多当项目负责人训练自己的统筹安排能力,哪怕没有获奖也有足够的体验感。 

 

那么在我均分和科研竞赛经历并不是很突出也很难再得到提升的情况下,实习的提升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给港大往来的一封信件中我写道:“我曾在大学期间转过专业,我也曾不服从学院的实习安排,固执地选择去一家古建筑设计公司。”这可能是我大学期间做过最正确的两个决定。本科专业让我接触了一些和建筑保护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缺少一定直接上手操作的机会,而实习为我创造了锻炼实践能力的条件。

 

实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与经验是巨大的,特别是对于建筑保护这样的专业。个人认为,对于非纯建规景专业背景的学生来说,如果想跨申最有说服力的材料还是实习,包括一些基础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可以得到高效的补充。

 

(参与古建筑实习的实地测绘)

 

(参与古建筑实习的实地勘查)

 

《30天啃老本+10天突击的速成雅思》

 

地区的选择让我必须要在申请之前获得一个“够用”的雅思成绩,同时仅是符合项目最低门槛的雅思成绩在硝烟四起的24fall港硕申请大军是无法脱颖而出的——更何况背景还叠着双非院校+达不到90分的GPA。

 

说起雅思,最先想分享的,也是我认为最该先做的一件事,就是报名考试。

 

报考成功意味着复习的时长被限定,即刻进入备考倒计时。支付完2000多的考费能不能达到满意的结果,就看接下来的复习了。为了逼自己一把,我特意选择了在生日前一天的考试日,为的不仅是能够过生日时毋需为备考而担忧,也是希望能沾点生日的好运。

 

 (指南者留学雅思课程简介)

 

关于雅思的备考策略,我认为我的经验并不太值得参考,复习一个多月除了刷真题以外完全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复习体系,不过当时和指南者留学签约的时候附赠的一个雅思直播课倒是帮了些忙,虽然直播课因为时间安排原因没有按时听,但是在备考时倘若应对某种题型久攻不下时就能够在回放中找到相应的应对策略,加快度过了瓶颈期,提升了整体备考的效率。 

 

我承认,其实在这件事情上是有点赌的——短期来看,我只有并不充分的复习时长、不扎实的英语老本、以及越来越近的考试日;长远来看,由于在大三之前没有积累很丰富的科研、竞赛、实习经历所以需要在考完雅思后全身心地投入到软背景的塑造中,有谁会希望在熬夜肝图的同时还要惦记着没有达标的英语?

 

这么一想,作为一个典型J人,那时候似乎确实已经把自己的退路断得干干净净:选了香港就要先考雅思,雅思考完就要参加科研、竞赛和实习,实习完了就要期末,期末完了暑假继续实习,实习结束就是开始申请季......但凡哪个环节拖沓了,可能结果都不会和现在一样了。

 

雅思出分后也舒了口气,可能注定是没法拥有让人眼前一亮的“长板”,但至少也不会被认为是“短板”,不过如果能做到没有“短板”,可能也是一种意义上的“长板”吧。也是一直抱着这样的一种期望,陪着我走完了这漫长的申请季。

 

《申请中拉扯的艺术》

 

我总共申请了四所学校的六个项目,涵盖了建筑和其他社科两个方向,这些项目也基本能够与我本科所学习的复合型的专业建立联系。

 

从9月开始投递,到10月惊喜发现港大梦中情专早开放申请近两个月,11月喜提港中文拒信,12月平淡又焦灼地等待和1月突然的面邀,再到了2月的鱼塘,然后3月的offer,好像半年等待的焦虑,夹杂着时而紧张的心情,在某一刻也似云淡风轻了。 

 

港大的建筑历史保护(Conservation)是建筑学院中设在景观系下的一个项目,分为管理与规划、设计两个方向。对申请者的背景也很包容,欢迎建规景背景的学生,也欢迎其他学科背景但有一定相关工作经验或热衷于文物保护的学生。 

 

我大概只能算是后者,选择这个专业和方向一是在本科专业学习的过程中与建筑保护有所接触,二是个人一直怀揣一种对于遗产保护的热情。在实习过程中也参与了较多保护规划的项目,对于建筑保护的规划与管理有更多的项目经验。在主观与客观条件的驱动下,这也成为了我在申请过程中最可望而不可及的项目。

 

(福建省内古廊桥考察) 

 

(在新加坡参观时的记录)

 

10月初的一天偶然在指南者留学的官网上刷到了这个项目开放的讯息,没过多久并完成了投递。或许是较早投递的缘故,11月收到了来自招生官的非正式面试邀请,为了应对这次“正式的”非正式面试,申请主导师还安排了两次模拟面试。今年1月底收到了正式的面试邀请,恰好我在新加坡参加研学项目,得益于申请主导师的及时帮忙发邮件说明情况,也让我顺利地完成了面试。

 

2月份中旬收到了waiting list 的邮件,那时候属实是有些沮丧,但是waiting list总比reject要有回旋的余地。转告给申请主导师后便开始准备love letter撰写的工作:一方面love letter中表现出我对这个项目的执着和喜爱,另一方面也是借love letter来补充一下在申请递交之后几个月的经历——表示自己在这个方向仍有持续的努力和热情。 

 

不过love letter发过去后便石沉大海了,彼时已经是2月底,不少合适的项目也已经陆陆续续截止申请,我也在思考假如最终申请季0 offer的退路。在发完love letter后没多久,或许是因为我手上仍无任何offer的现状,主导师告诉我可以为我免费加申2-4个项目,经过与老师和父母的商量讨论,决定在港新地区又递交了尚未截止申请的4个项目。也就是在这4个加申的项目中,来自港理工的智慧城市与城市信息学项目在递交后不到10天送来了我申请季的第一封录取。

 

港理工的智慧城市与城市信息学项目的课程设置更偏向地理信息系统,需要一定数据处理与信息分析、城市规划与设计等能力,课程设置偏理科,也和我本科专业内容的联系较为紧密。

 

凭借着港理工的闪电录取和对港大的放不下的一丝情感,在申请主导师的帮助下我试探性地发邮件询问了港大是否还有希望录取,发出之后很快收到了来自招生官的回邮,在这基础上往返了几封邮件后,我得到了肯定的,如愿以偿的答案。 

 

而后还收到了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城市设计与规划、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建筑保护两个项目的offer,已经是在交完港大天价留位费之后的事情了,也已经接近申请季的尾声。

 

NUS的offer真正在打开系统看到offer made的时候还是有一丝意难平:面试港大时,人在NUS面试;落入前者的鱼塘,在截止日期前加申了后者;港大的offer如愿以偿,NUS的面邀紧随其后;香港签证材料提交完毕,NUS的offer意外地来了......可能还是差点缘分吧!

 

(在NUS的开放自习区参加HKU的面试)

 

《录取不是终点》

 

如今想起从当初准备到开始申请再到获得录取,获得录取后便开始办理签证,寻找假期实习和工作的机会。

 

一个阶段的结束代表下一个阶段的开始。

 

留学和申请过程作为一种经历都会丰富自己的认知,过程中的收获远比收获一份学历更有价值,在这一路上遇见的人和事也都会成为日后珍贵的回忆。

 

文章的最后,我想用到写给港大邮件里面用到的一句话来共勉:“我一直在细化我的职业规划方向,并最大程度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寻找适合自己的领域”。

 

本科的学校、专业、成绩等种种背景都不能够成为不去尝试所谓“不可能”的理由。申请的过程简单又繁琐,漫长难熬但也偶有惊喜,面对种种选择和不确定也偶有固执和饱满的期待。

 

不论申请之路是长夜还是永昼,都希望大家都能在努力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人生的追求与意义。

 
 
 
 
 
 
 
 
指南者留学老师
您正在预约联系老师
简单填写基本信息,完成导师预约
以下信息仅供导师提供定制服务,我们承诺保护您的隐私安全
*手机号码
*目前学历
本科大四
本科大三
本科大二
本科大一
硕士在读
博士在读
其他
*留学意向地区
提交
预约成功
顾问老师将尽快联系您,请保持手机畅通
返回首页
下载指南者留学App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您的会员等级不足
前往指南者留学App查看等级详情
取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