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W同学,作为一个倒霉的24届毕业生,经历了高考延期,长达两年的疫情封锁和众口难调的学历贬值等一系列事件,其实能得到如今的录取结果我是相当满意的。
01 不一样的大学四年
我是一名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学习的是通信工程专业,在大学入学之前,我对中外合办没有任何的了解,即使志愿填报过后,我也不清楚这个中外合办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流程,只觉得这是一个拿钱买分的项目,甚至在同校生中产生了极度自卑的心理。
但是当我入学之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全英的教学模式和国外老师的讲课让我觉得枯燥无味的高数线代课程充满了愉悦的氛围,在这种氛围的驱使之下,我对大学的课程基本是每门必到,所以我的绩点相对来说也算是比较高的,而且也跟老师参加和了解了不少的我们专业的项目和知识,对未来的留学生活也有了初步的向往。
02 “一定要出国。”
在大二暑假的时候,我跟随我们学校的一个老师进行了一次科研实习。在这次科研实习中,老师对我的能力进行了认可,跟我进行了一次针对我学业如何继续的谈话。他推荐我读他的直博项目,然后问我以后的职业规划是什么,而我当时对我的职业规划十分的迷茫,我不知道到底该如何选择。
但是博士这两个字对于我来说还是有十分大的诱惑力的,所以我就告诉老师说,博士肯定是要读的,而且我最理想的情况其实就是留在大学里面当老师。
说完这番话,老师就对我强调了出国留学的重要性,老师强调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出国”,而且目前如果要留校任职或者要在学校内任职后有提升的话,必须要有海外留学经历。经过老师的提点,原本恐惧大四独自一人出国交流的我转变成了一个对国外学习生活非常向往的孩子。
03 正确的选择
在我决定通过国外的一年制硕士作为我省时省力读博的第一阶段目标之后,我就开始寻找留学机构,指南者留学是我通过我在南京的一位叔叔介绍知道的,叔叔告诉我,指南者留学是南京这边存在了很久的留学机构。由于这位叔叔也是一位移民者,我们对他的推荐信任不已,就开始了解了指南者,果然最后的结果证明我们的选择没错。
在了解了指南者之后,我和思远老师开始了选校的环节。在选校期间,思远老师的表扬让我感觉受之有愧,在择校的过程中也选择了相对好的学校,当时的选校包括了帝国理工,UCL,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这些大学对于接受了十多年的中式教育的我来说非常的陌生,指南者留学的老师耐心的为我讲解了许多关于这些不同国家不同学校的文化和学长学姐们的申请故事和留学故事,让我更加向往留学的生活。
04 五战雅思:战线不宜拉太长
在申请准备阶段,我主要经历了雅思备考,均分维持和实习三个阶段。留学申请中,最重要的就是三点,第一是语言成绩,第二是均分,第三就是经历。
对于雅思备考,一开始忙着大三的学业,大三抽空裸考过两次雅思。阅读和听力稳定在6左右,口语5.5到6.5徘徊, 但写作一直6。因为认为自己裸考差的分数差得不多就一直没重视雅思考试,想着后面准备一定能过,到6月底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拿不出合格英语成绩我可能到大四就没时间再考试了。
刚开始心态有点崩,病急乱投医找了某线上雅思补习网站写作、口语一对一,后期还是自学找问题和方法考过的。
我自己前前后后一共考了五场雅思吧,机考和纸笔考试都体验了很多次。
机考雅思 VS 纸考雅思
我可能运气不好,机考每次抽到的听力题个人觉得比纸考难了很多,听力需要直接填写答案,不能在题目旁边做笔记,录音播放完以后只有两分钟检查就必须交卷,幸亏自己阅读听力基础还行虽然难度高一些分数也能稳定不低于7(换句话说听力比较吃力的朋友转考雅思机考时,可以先做一下机考听力模拟,看自己能不能适应)。
机考阅读的话能直接同屏看文章和题目并且标注原文,挺方便的,没什么不适应。而机考作文优势在于可以随意修改,移动段落不会有痕迹,也不用在意自己的书写美观度问题,其他和纸笔考试也没啥区别。
总而言之,除了听力有些不适应,机考雅思和纸考雅思体验差不多并且三天可以拿到成绩,如果打字速度比较慢的话还是谨慎选择机考。
最后我想针对雅思来说一点“战线不要拉太长!!!”这一点很重要,大家都是经历过高考的人,英语多多少少少都有一点底子,了解题型之后就多刷题针对性的训练,然后就可以开始考试了,不要畏手畏脚地不敢考试。
05 赴英求学与繁忙的申请季
在我开始申请的时候已经是大四了,我大四需要奔赴英国的爱丁堡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这一年我可以说是过的不是很好,对于英国的天气,我只能用恶劣两个字来形容,连日阴雨,基本每天都在下雨,我到了那里之后水土不服,然后就一直生病。
且刚刚到大四之后,一直在针对刚接触的毕业设计,每天都泡在实验室,导致我的CV提供的非常的晚。因为我自己的懒惰我一直在拖沓,但是指南者老师真的是非常负责,即使我一直不好好写,也一直在拖进度,指南者的老师也依旧不放弃地再催我,这一点我还是很惭愧的。
再后来我再申请帝国理工和UCL的时候,需要多封推荐信,但是由于我在国外,有没有国内老师的联系方式,就导致我的一封推荐信迟迟没有被老师签字,耽误了我很长一段时间,我也很着急,所以说推荐信这个东西一定要早早地就搞完,不要因为什么意外发生,而影响最后的申请。
不过陆陆续续,我也收到了许多大学的offer,其中包括南洋理工和帝国理工的offer,我悬着的心才逐渐放了下来。
(收获满满哦)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顺利毕业。然而大家都说国外很好毕业,其实不然,国外的毕业设计要求要比国内高很多,我当时由于一直搞不出结果,导致我一直处于不知道能不能毕业的焦虑之中,当然有很大一部分我发现都是我自己给自己的压力,事后看来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最后的毕设只是基础代码结构就这么多)
06 放弃IC,奔赴NTU!
当时我身边有很多人也申请到帝国理工,但是帝国理工的con其实很难,毕业设计要求93分往上,这对于英国留学生来说是很难的。幸运的是在指南者老师的努力下,帝国理工对于我的con仅仅只是四年的总均分达到88分就ok了,我当时看到这个真的是非常惊喜。
但最终我还是没有选择帝国理工作为自己目标的院校。
主要原因是我实在是不习惯英国的环境,在英国的一年中,我一半时间都是在感冒发烧和焦虑中度过的,所以我对英国的好感度不是特别高。
另一方面英国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也是我拒绝的理由之一,而ntu虽然排名上不如IC,但是离家近可以让我从家庭中汲取能量,这样我就可以对学校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所以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但是英国的学术环境还是挺好的。国外的学校给你提供的真的是一个平台,你要学会合理利用它,而不是只想着通过它的各项考试,这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国外学校财力雄厚,如果你真的是一个可塑之才而且被老师或者学校发现,学校真的是肯砸钱在你身上的,所以我觉得并没有水不水之说。
虽然我对英国的好感度不高,但是我也感觉这一年我涨了不少见识,在中国每天日思夜想的极光,在美丽的爱丁堡隔不久就能看得到。
(极光!)
欧洲一圈的国家我也基本游玩了个遍,挪威的雪橇犬,冰岛的蓝冰冻,每一个地方都有着不一样的美景,这都是在国内体验不到的。我非常喜欢欧洲的城市和自然景色,如果不来英国留学,我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被他们震撼到。所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挪威的雪橇犬)
(冰岛的蓝冰冻)
当然英国的饭菜难吃这件事情确实是属实的,所以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好学生一定是一个好厨师,没有过硬的厨艺,真的很难享受到美食。
07 写在最后
最后我来总结一下,申请的三要素就是学校title+均分,语言成绩和经历。
学校的title我觉得是我们申请者已经不需要担心的了因为已经成定局,但是在此定局之上的均分需要申请者坚持不懈的学习与努力,虽说不需要像学习机器一样刻苦,但是也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达到想要的目标。
语言成绩的提升一定要在一定基础之上缩短战线,基础很重要,但是不能为了打基础而一直畏首畏尾,要针对自己的弱项进行训练,防止自己的内心出现倦怠的心理,不能够拉长战线而让自己放松下来,不然到最后关头适得其反。经历的提升多种多样,论文实习都可以作为经历,在写论文和工作实习的过程中,要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能盲目地跟着老师走,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观点和创新在申请的文书中是及其出彩的。
其实不管是留学还是在国内读研,都只不过是实现最终目的的一种手段,只是我们的一个跳板,我们需要利用它们而不是被它们裹挟,希望大家能够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做好提前的规划,最后能收获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