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遇到问题
Q:长时间接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A: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183-1832进行语音辅助
没找到相关问题?点此联系客服
选择国家地区
指南者留学logo
指南者留学
选校/定位/规划 必备工具
打开App
“精致的留学背后,是对世界的祛魅旅行”,从民办二本到头部央企,这个时代没有躺平
指南者留学 2024年08月14日
阅读量:1434
学员背景
H同学
本科背景
郑州西亚斯学院
国际贸易与经济
GPA:
81.72
语言成绩:
 
录取院校
南安普顿大学营销管理理学硕士
申请时间:
2020-10-28
录取时间:
2020-12-11
兰卡斯特大学市场营销理学硕士
申请时间:
2020-10-13
录取时间:
2020-11-18
约克大学(英国)全球营销理学硕士
申请时间:
2020-10-13
录取时间:
2020-11-10
主要经历
 
科研经历:
中欧知识产权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对比校内传统茶馆与新型饮品店的优劣及潜在威胁因素
 
实习经历:
某教育有限公司、大洋纸业
 
     

 

01  上班上腻了,留个学吧

 

没错,我就是那种上班上腻了,打算去留个学,重启一下人生的那种人。

 

这看似很轻浮的一句话,我走了差不多四年。

 

作为一个“小镇青年”我出生在高考压力山大的省份-河南,但是我并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没有所谓的高考失利,人生也不存在什么逆袭,普普通通的我,进了普普通通的民办大学,浑浑噩噩度过还算轻松的大学生活,毕业后远赴他乡,找了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

 

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短视频平台,在一个广州的出租屋里,面对着屏幕,看到了一个个留学生生活分享的视频,被那种光鲜亮丽的生活所吸引,为什么他们看起来那么开心,无忧无虑?那样的生活是我所羡慕的,从那天开始,一颗小小的种子在心中发芽,如果有机会,我想看看国外的世界,如果可以,我也想体验那样的生活方式。

 

出租屋生活

 

2019年初来带广州工作,彼时的“小镇青年”,正在经历初入职场的阵痛期,业绩的压力,生活上的适应,人际关系的处理等等。

 

生活循规蹈矩,但总是缺少的一些动力,一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机缘巧合下,认识了一对广东本地的父母,对于女儿留学的热情和执着感染了我,他们看起来并不光鲜亮丽,但是对于孩子未来的投资,他们显得十分笃定且认真,在与他们短暂的聊天后,当天下午,我做了一个影响我人生的重大决定,拨通许久未打的妈妈电话:

 

“妈,我想去留学,家里可以支持嘛?”

 

一声简单的询问,轻推留学之路的大门。

 

工作中窗外的景色

 

02  正式踏上留学的路

 

不舍地告别热爱的工作和可爱的同事们,因为我要开启独属于自己的一条道路。

 

我决定自学雅思,一是时间方面充足,二是安静的环境是我所需要的,相比于跟着大家一起学习,独处的时候更会让人去思考。

 

因为对自己孱弱的英语水平有自知之明,所以目标就是达到语言班的入学要求即可,我个人也是想要通过语言班作为相对柔和的过渡,因为一,语言班的课程设置合理,对于口语各方面的英语能力的提升是科学且合理的,二,语言班等于是提前适应全英授课的尝试,而且能交到一些朋友。 

 

南安普顿的语言班分为16,10,6周等不同类型,根据你的现有分数和目标offer分数,合理分配不同的档位,毫无疑问选择了16周的超长语言班,开启了线上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过程。

 

每天两节大课,听说一节,读写一节,周六周日休息,会留作业,每天有小quiz需要完成,经历了一番提前的英式教育的洗礼,也是顺利达到了语言班的毕业要求。

 

怀揣着激动心情,拿到学校的cas,去南京办好了签证,定好了机票,英国留学像梦一般地被我实现。

 

2021年9月29日,那个时候还没来得及播放经济舱,就踏上了去往uk的旅程,同样,这也是我第一次出国。

 

在机场等待出发

 

03  初到南安:留学生活正式开启

 

学校的巴士直达南安,在那之前,我们像是第一次见到外面世界的雏鸟,好奇地趴在窗户上,感叹到,原来这就是英国,一排排个性迥异的小房子,一群群“老外”(留学生自己好像才是)。

 

司机师傅告诉我们温彻斯特到了,大家纷纷探出头去,温彻斯特不愧是曾经的英国首都,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曲径通幽的乡间小道,忍不住让我开始幻想起在英国的生活,我想对于留学和英国的滤镜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加上的。

 

随着,时间的深入和认知的提升以及知识的积累,对于南安普顿,对于留学的那层滤镜开始逐渐褪色,真正的了解到留学的本质是一场对世界的一种祛魅旅行。 

 

到达南安普顿大学

 

04  光鲜亮丽的留学背后究竟是什么

 

初到南安,对于光鲜亮丽的留子生活滤镜碎了一地,南安原来是经历了二战洗礼的一座港口小镇,一半英式现代建筑,一半的战争洗礼过的古城墙。很难将现实的城市样貌和网络上精致留学生活联系在一起,这个时候可能隐约已经懂得,光鲜亮丽的是故意被展示并宣传的外在,那南安普顿生活或者叫留学生的生活的内核又是什么样呢?

 

怀揣着初见的不安和激动,带着心中的疑问,开启了在南安普顿的留学生活。

 

1、学习:焦虑和压力交织下的“精致留子生活”

 

精致的留学生活和焦虑,压力并不冲突,更多的是并行。

 

没来到英国之前,只觉得留学生活好轻松啊,每天都是玩玩玩,怎么会又压力呢?还有在网上说自己焦虑的,没到英国的我,也是这么想的,直到ddl如密集的炮弹向我轰来时,我才知道我并不了解留学生活,更是理想化了这条道路的选择。

 

第一学期的ddl如期将至,我们专业被要求在15-20天的考试周内完成4篇4000-6000字的报告或者在线考试。这不仅要求我们有良好的输出文字能力,熟练的对知识点的掌握之外,我想最重要的要求便是,平时对于每门课的掌握程度,以及私底下自学的时间分配。

 

很显然,这才是留学生除了表面展示出的留学生活之外更重要也占比更大的部分。

 

由于,第一学期,对于留学生活认识的浅显和片面,惯性思维导致轻视了留学生活时间安排这件事儿,面对需要短时间内高强度输出内容的ddl考试周,虽然匆忙地完成了4门考试/报告,但仍然有一门课程,因为忽略的格式要求和缺少积累的相关案例,导致了该门课程的不及格。

 

所以,留学生活并不只有光鲜亮丽,更多是压力和焦虑并行的,更需要我们去认真对待,怀揣着对一切事物的敬畏之心,更有可能把本不熟悉的事情做好。 

 

在南安的上课日常

 

除了考试安排以外,关于授课方式和课程强度的安排,看似科学合理,又轻松,实质上,国外的大学,更加强调课堂外的自我学习,主动研究,自主提升的能力。

 

英国的学校包括南安普顿采取大小课的方式授课,一来考虑到基础知识的学习,二来小课用于活动的开展和小组讨论,在设置上相对合理,强度上,一周8-10节,并不会很辛苦,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英国的大学更加强调课堂外的自主学习,通常在老师课件最后两页,附上了一些要求本周需要了解和阅读的专业相关文献和专业课本上的经典案例,这些都是学习的一部分,更是课堂的延伸。

 

实际上,你所需要的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通常都是需要每天6-8小时。这是并不会被大多数人在意的事情,但是又是真实存在的。如果你做不到平时的自主学习和积累,那么ddl的来临,对你来说就是不及格的提前通知。

 

我个人就因为平时私底下学习这块,专业相关的论文积累量没有达标,导致影响了后续毕业论文的选题滞后,影响了毕业论文创作的时间线,后续,一对一的导师讨论环节,因为产出不够(没有足够多的研究细分方向上的论文沉淀),浪费了和导师的宝贵的讨论时间,使得论文创作进度落后同组其他的同学,第一切身感受到了来自学习上的压力。

 

这个世界没有完全意义上的躺平,留学是对未知世界的一场祛魅旅行。

 

2、生活:去掉滤镜,uk的生活也没有什么不同

 

印象里的英国留学生活是到处游玩,伦敦shopping,美食分享,精致下午茶,对我来说,这些并不能代表广大的普通“底层”留学生活,英国的生活似乎也不像某红薯博主那般的精致,惬意。

 

生活方面上,一件不可抗力的事情,完全改变了我对uk生活的看法,记得第一学期结束,口罩事件愈发严重,伦敦日增感染者,超过500,南安这样的小地方,统计数据上看,也有日超200的数量。

 

很不幸,我在ddl期间阳了,身体开始产生各种排异现象,咳嗽不止,一周内体重暴瘦10斤,在此期间,虽然早有耳闻英国的工作效率满,医疗体系有着天然的劣势,当我官方渠道联系英国当地的医院时,得到的答复是,不需要来医院,在家隔离即可,来了也需要排队,没有位置等等,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了国内的防疫政策,在这点上,国内做得真的很完善。

 

经历了一周的高烧➕暴瘦,从身体不适中恢复过来的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外国的月亮一定是圆的吗?

 

对于没有经历的过的事情,我们往往会对此有一定的滤镜,会过度美化未曾经历的事。

 

留学就是这样的事情,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留学除了表面上的光鲜亮丽,相信,更多的也有滤镜破碎,预期匹配不上期望的事情出现。

 

 

第二点,民风淳朴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不要对任何人或者事物有着不切实际的期待

 

我在这一年认识了很多的本土和留学生朋友。

 

第一天落地南安的时候,不知道该去哪个餐馆,随便选择了一家炸鱼薯条店,老板很热情地接待和推荐,让我倍感暖心,此后我便一直选择这家店,也与老板没事儿会闲聊一下,这让我觉得南安普顿真好,民风淳朴,外国人还挺不错的。

 

带着这样的先入为主的想法,我遇到了人生中第一次的歧视事件以及和homeless的正面battle。

 

某天在市中心的gym锻炼完后,走在回公寓的路上,我被两个英国本地的青少年从后面打了一下,毫无缘由的那种,当时脑子就懵了一下,两个骑车的青少年竖着国际友好手势一溜烟就没了,我无语中朝他们吼了一句f开头的单词,一起发生太快,以至于我懵在原地,如果再有一次这样的机会,我肯定会冲上去揍他们一顿。

 

另外,震惊我三观的事情来自英国本土的homeless群体。

 

你很难想象一位穿着优雅的老婆婆,背着很有质感的皮包,能一路跟我到atm机前,问我可否给她20英镑。大家可能不知道20英镑的购买力,20英镑差不多可以买我一周吃饭的菜钱。当然,我在惊奇的语气下还是说出了 sorry。

 

直到我几天后发现那位老婆婆穿着同样的衣服,连话术都不改变的,蹲在atm机那里专门挑中国的留学生下手。

 

还有一次是在经常去的炸鱼薯条店门口,一位一米八的壮汉女士,张口就问我,她饿了,我能不能去给她买一份饭,我带着无语的眼神,依旧是sorry no,后续发现依旧是惯犯选手。

 

我并不是一个内心冷漠的人,但是英国的homeless真的刷新我对这个词的定义,甚至homeless可以是一种好吃懒做,等待别人发善心的职业。

 

作为一个一年十二个月,十个月都呆在南安普顿的人来说,我喜欢这座城市,但是这座城市和我生活过的城市,广州,成都等没有任何区别。

 

一方面可以感受到人的善意,另一方面也会有不友好的体验,自此,我产生了对留学这件事的、对于英国的祛魅心态。

 

不过是没有切身经历过,所以才会先入为主的美化它,而这样的态度也持续到回国,在进入可能大部分人渴望进入“梦寐以求”的央企时达到顶峰

 

05  进入梦寐以求的央企后,依然不能躺平

 

回国的路程跌跌撞撞,沉潜一段时间,终于拿到某中字头央企的offer,以为可以躺平生活,殊不知,更大的平台意味着更多的挑战。

 

传统的印象里,国央企意味着稳定,待遇好,福利高,体面等等,实际上,这也是一层未经历者的一层厚厚的“滤镜”。

 

初入这个体系时,工作确实轻松,而且各种待遇拉满,如果不是主动提离职,大概率这是可以做一辈子的工作。

 

越来越接触到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工作的同事时,我才发现,这份工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躺平。

 

我属于经营部门,需要协调领导和客户的一系列问题,而且这个工作的地点在全国范围内的各个地方,一个月30天差不多20多天都在外地出差。

 

短短数个月,我的足迹已经从岭南遍布至华北,没有人比我更懂广州南站-郑州东站这条线路。

 

每次深夜回到工作的地方时候,已经是精疲力尽,舟车劳顿在无形中加重了这份工作的强度,那份看起来体面,收入不错,又稳定的工作,此时此刻已经没有未入职的憧憬和羡慕之情,更多的是对于生活有了自己的理解,任何事物尤其是未经历过的,更要提前管理好预期,等真正接触了之后,反而会有很大的心理落差。

 

实际的工作日常

 

看似没有压力的工作环境,处处是考验和竞争

 

初入这个平台,我曾天真地以为这里是没有竞争和压力的环境,很适合新人成长,接触了一些工作内容和同事后,我发现事情完全不是我想的那样。

 

某天突然接到领导的委派,去北京参加企业展会,只有一句口头委派和需求,其他的,关于去找谁,到了以后和谁对接需求,具体形成安排是怎么样的一概不知,这个时候我也才刚入职不到两个月时间。

 

一时间手头无措,没有任何人协助,没有任何人陪同,作为一个新手,需要去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也要完成出差目标。

 

第一课,放弃新人的身份,第二点,任何人都可以是你的前辈和老师,你都可以积极主动地去请教,第三点,发挥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没有人会等着你,你需要适应集体。

 

比如,我是这么做的:在接到任务的同时,去内部系统平台查找相关的活动组织者,询问展会的具体安排,定好高铁票;另外,安排好日程,提前确定好返程时间;到了活动现场,积极地和每个新同事交流沟通等等。

 

虽然是新人,虽然是一个人,我想这样的活动更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也是领导的刻意安排,有助于积极融入这个团体,看似简单,其实要求不低,更多的是对个人的独立能力,主动性的要求。

 

关于竞争性的要求,这个词似乎和国企央企很难画上等号,但是竞争无论在什么环境中都是存在的,只是在这个环境里,竞争力被分散在了很多方面,呈现隐性。

 

比如,关于工作进度,如何积极向上汇报的能力,不仅要把事情做好,更要汇报好,更多的时候,做好自己不算难,如何更好地展示自己,也是被视作一种竞争力的体现,这里举例可以是ppt材料的汇报工作,可以是线上腾讯会议的积极参与和认真准备,笔记,数据,材料支撑等等。

 

不仅如此,如何融洽地和年龄大自己很多的同事相处,也是一门学问,除了工作上的能力,领导更看中和团队的融洽程度,做好自己的份内事的同时,也要有集体的意识。

 

所以,看似轻松的工作环境和内容,处处都是考验和竞争。

 

06  祛魅是人生的重要课题

 

目前全球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导致就业压力大,就业环境不友好,作为留学生的我们更应该积极的去提高个人竞争力,力求在困难的环境里有一席之地。

 

同样的,留学仍旧是一条可以去选择的道路,它至少为像我这样的普通学生提供一条可以进入大厂,国央企,好平台的一次机会,虽然不能保证100%的成功,但留学给予了可能性,让你我的未来会更多的选择机会。

 

人生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没有一次选择就功德圆满的时候,这个时代下,普通人更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躺平”,你想要的一切都需要你个人去积极争取。祛魅同样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课题,而留学则可以被看作是对这个世界的一场宏大的祛魅旅行。

 
 
 
 
 
 
 
 
 
老师
我是 的搭档
联系我
预约咨询
电话咨询
您的会员等级不足
前往指南者留学App查看等级详情
取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