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遇到问题
Q:长时间接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A: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183-1832进行语音辅助
没找到相关问题?点此联系客服
选择国家地区
指南者留学logo
指南者留学
选校/定位/规划 必备工具
打开App
被文科硬控四年后,我摆脱了新闻学,大胆跨申,拿到了UIUC、港中文、罗切斯特等多个offer!
指南者留学 2024年11月06日
阅读量:1118
收录于合集

学员背景
Y同学
本科背景
GPA:
3.71
语言成绩:
7
录取院校
罗切斯特大学商业分析硕士
申请时间:
2023-01-18
录取时间:
2023-05-30
香港浸会大学人工智能与数码媒体理学硕士
申请时间:
2023-01-20
录取时间:
2023-05-17
东北大学(美国)分析学硕士
申请时间:
2023-01-12
录取时间:
2023-04-14
香港中文大学体育科学与体育活动理学硕士
申请时间:
2023-01-20
录取时间:
2023-06-02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管理学硕士
申请时间:
2023-04-18
录取时间:
2023-05-08
主要经历
 
实习经历:
 XX科技公司数据处理, XX研究院数据处理 ,XX运输公司数据处理
 
     

 

 

大家好,我是小Y,本科就读于北京体育大学新闻学专业,在研究生申请时希望能够文转理跨到更data更理科类的方向,最终如愿拿到了UIUC、罗切斯特、港中文等多个offer。很开心可以借此机会分享我罕见而曲折的申研经历,希望能给大家一些绝无仅有的经验参考~

 

难忘的海南交换时光

 

我高中是学物化生的纯种理科生,高考选择专业时误打误撞来到新闻学,被文科硬控了四年。作为一个热爱竞技体育的高中生,我一直以来都对体育事业充满好奇。高考选专业时,秉承着对体育新闻(虚假的 狗头.jpg)的热爱,又加之新闻专业在北体属于最高分那一类,我就把北体一志愿填到了新闻学,后面才放大数据等,没曾想却被这第一个给录取了。

起初接触这个专业课程后我是很不适应的,总的来说就是感觉基本上每门课都比较空。相比起理工科、语言等方向,这个专业更加的虚无缥缈,说是学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随着课程的逐步进行,我更加发现我对于从事传媒行业没有什么兴趣,还是应该学会一门真正的技术。于是我自学高等数学等内容,并开始寄希望于研究生阶段可以转专业回到理科相关的方向。

 

大二时我搜索过跨专业考研的问题,想法还未成型,在大二升大三的寒假我爱上了90年代香港黄金时代的电影人。那段时间的我每天都沉浸于香港电影的大世界中,记得有一次我给我爸说要是有机会在香港生活一段时间就好了。我爸当即表示:那你可以研究生去香港读呀。我转念一想:对啊!为什么不可以呢?从此,我开始了申请留学的想法。

 

有了这个期待后,大二下学期我开始搜集各种转专业申研的信息。我意识到需要补充许多数学、计算机课程,可惜的是,在我校体育工程学院发展起步的那段时间,理工科公选课非常的稀缺,直到我大四时计算机相关课程才多样起来,所以最终我的申请成绩单上并没有很多理科课。

 

 

大三上学期时,我选择跟随北体来到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交流,这是我最快乐的、会永远铭记的一段梦幻的时光。在那里,中外互鉴、文理互通、课程互选的创新办学模式让我们感受到和内地传统高校教育模式莫大的不同,尤其是来自阿尔伯塔大学的外教让我们感受到尊重和独立的含义。经过这一学期,我们海南班的同学大部分都产生了继续出境或出国深造的打算,这也坚定了我留学的想法。

 

加之疫情的影响,我们2019级成了史上最惨...此处省略3000字...在北体上学的这四年,我只在北京上了不到5个学期,其他时间除了海南一学期都居家网课了。而最后放开的那半年,让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大学,大学该怎么过,大学该怎么玩。但是,一切却已经要结束了。

多一点淡泊之心

 

这两段经历可以说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我想要的是什么。很多人纠结于到底是考研还是申请,到底是去香港top5还是美国前几十等等。权衡利弊之下,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对于我来说,申请留学的项目有三个最重要的因素,排名分先后:校园体验,专业方向,排名。四大榜单不是不重要,但对我来说要放在最后。因为我认为人生就是要用来体验的,我希望能够享受于和朋友同学的校园生活中,而这个校园体验按大多数人的发展是过了这个村儿就没这个店儿的。

所谓的未来发展,我相信我怎么也不会过得太差,无非是世俗上的多几个钱少几个子儿过哪种生活的问题。我认为这对于一个人来说都不应该是最重要的,差不很多的情况下,快乐才应该排在第一位。所以我就对功利上的那些要求不那么着急了。当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喜欢校园生活,因此,找到自己最想要的才能做出当下最合理的选择。正是有以上的要求,我在选择申请项目时有着很强烈的自我意愿。

 

甩手掌柜不如亲力亲为

 

开始的时候我便确定了想要跨专业(ds相关)申请香港地区。但是随着了解的深入,我发现文转理在香港非常困难。香港毕竟只是一座城市,能够选择的专业院校都较少,且招生对文转理不是很友好。大三下学期我隔几天就会大幅搜索研究一次到底怎样转理工科的问题,甚至自己总结列了港英美新、欧洲大陆的几乎所有接受转码或数据社科类的课程。但大量信息涌入的同时,也让我感到更加迷茫了。同时,我联系了十几个大大小小的留学中介,都来自朋友介绍或网络上自己寻找,还考虑了半diy申请。

 

聊到后面,甚至有不止一个中介跟我说对于申请我了解得比他们都多。聊得多了我却迟迟选不到合适的中介:

 

有的劝退香港(建议申英国专业多,但我个人觉得只读一年难留下也难转博士没必要,但对方狂劝又给不出其他好的解决办法);

 

有的建议继续申传媒或转管理等泛商科但经过我的课程就业调查这样半转不转其实和不转没太大区别);

 

有的给出了usnews美国排名很低很低的院校数据分析专业(虽然没那么在乎排名但是也不能太离谱啊,这样的建议达咩);

 

有的没给出什么建议却价格高昂(一些小工作室或大公司都有,其实半diy申请也不算划算,还要承担小工作室案例不够多的风险,尤其我这种大跨转专业的情况我觉得经验不足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总之各有各的问题,直到大四上学期开学我都没选好留学中介。并且,由于拖延,我的雅思迟迟没有认真学习,大三升大四的暑假才报名第一次,同时期我还在实习,所以其实已经比较着急。好在这些前期的思考最终还是有意义的,我基本确定要申请香港和美国(美国学校多项目多,更有利于转专业香港则是我申请的初心)。

 

焦急之际,指南者吴老师聊到商业分析可能更匹配,因为ba本身是很火的方向,我一直以为更难申到好项目所以从未考虑。我对此有疑虑,想法又多,但好在吴老师经验足又有耐心,我了解到过去指南者这边的各种案例,让我相信这个方向确实是有希望相对多全其美一些的,这让我感到一些放心。

 

偏个题,吴老师完全是我自己寻找到的宝藏顾问这也让我发现,就算别人成绩背景更好又或者申请结果还不错,也不代表别人的中介选择就是最好的或最适合自己的,每个人的要求差别很大。而且这完全关乎个人的命运,还是应该亲力亲为,全面了解和调查,而不是把钱丢给一个中介自己就当甩手掌柜了。

 

结合我前面提到的我的选校和项目要求繁多,又没有GRE(当时希望大四有空就继续考,没空就算了,后面23年底疫情折腾的懒得考了),最终我签约之际只确定了商业分析方向,且没有确定所有项目。

 

平平无奇的信息收割机

 

我选项目的时候特别认真,美国院校的专业当时在指南者小程序(APP)上大部分都是可以找到的,但我还是按照U.S.News把美国前50所的相关专业和要求列了出来,官网都可以搜到,社交软件上则可以查到绝大多数欢迎内地生的美国研究生招生偏好和信息;而港新的专业我已经在指南者小程序上过了不知多少遍。

 

前期商业分析方向确定的时候因为一些项目对本科理工科背景或Gre的限制,又可以去除掉一部分。剩余的几个我在小红书上找到了就读的同学,挨个询问他们就读体验、优点和存在的问题等等。这个过程虽然麻烦,但我认为很重要,项目的好坏人云亦云,不如真的去问当事人。

 

我的希望是能正常上学,因为美国有些项目虽然名声在外且排名不低,但可能就是在一个写字楼里定期像去上班似的上课,不仅没有校园体验同学也多是上班族,像这样的项目我会毫不犹豫的排除掉。比如在问及uiuc时,我了解到有项目有段时间是可以跨选uiuc大名鼎鼎的工学院计算机课程的这些信息都要自己寻找,目前还没有一个平台如此详细的汇集美研反馈。而且信息是庞杂的,还是要考虑自我需求。

所以最终确定的香港和美国的项目只要录取我都是愿意去的,即使是保底的也有我很愿意的原因。我的选择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更靠前的学校+不够满意的专业(比如哥大),一般靠前的学校+很喜欢的专业。如果非要说最想去哪个专业,那应该是南加大的分析学因为这个项目可以说更好的满足了我的各个需求。最终被拒我觉得与我数理背景不足还没有Gre有很大关系。

 

再比如,香港浸会大学的人工智能与数字媒体专业我也很喜欢,这是我最想学习的专业之一。后来是加申了东北大学及港中文体育,体育的文书是我自己改然后文书老师又帮我润色的。文书也要积极的自我审查,尤其是美研文书要求远比起英港新更高更复杂,需要谨慎。

 

把事情做在前面

 

虽然确定留学的时间不晚,大二就购买雅思书籍了,但大三上学期在海南太幸福,大三下学期在家又效率低低的,直到我大三升大四的暑假提前三周报名考试后才算真正的开始学习。同时我还开始了一段实习,好在事情并不多,没有耽误太多学习时间。语言我选择了自学,因为很久不学英语,单词忘得差不多,前期做题比较费力,经过不断的重复,大多数词汇记住后阅读显然顺畅了不少。

 

关于雅思备考,我觉得没必要拖太长的战线,不报名是很难认真学习的。而且确实有运气因素不能免除,没必要对自己太过苛责,一次不行就多考几次,心态要好。不过前期如果有空可以多利用AI等工具锻炼口语听力等,最重要的是总结错题,一味地做题不思考收效会非常非常低。

 

文章里出现的不会的单词可以记到单词软件中,我没有复习专门的雅思词汇,一直都在重复背自己记录的词,对我来说这些就足够多了,除非记忆力很好还有时间可以记下更多那当然更好。

 

另外我觉得考到7左右任何多余的书都没必要,什么王璐之类的,我连剑桥雅思当时那17本都没做完也没仔细琢磨完,把这些搞明白比做市面上那些乱七八糟的都重要,除非你有很长时间都在每天很多小时的高效学雅思…...但我觉得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太可能,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实习的话尽量找匹配之后专业方向的。对于跨专业选手来说,可能很难找到完全匹配的实习方向,但其实有些不够匹配的岗位里也会有相关的部分。

 

回顾申请季

 

申请季我也遇到了港中文和罗切斯特、uiuc的面试。美国面试面临时差问题,我当时在宿舍信号和作息都不方便。记得罗切斯特的面试官好像不是授课教授,港中文的是本专业任职的两位教师指南者的指导是有效的,尤其是美国项目,并且问题也比较基础,我的回答都算顺利。另外uiuc的邮件告知我建议换成管理学,看到课程有重合我就听从建议直接改申了。

 

 

最终是在罗切斯特的BA和港中文SSPA之间犹豫。我搜集到的商分项目中罗切斯特西蒙商学院这个是很不错的,尤其是课设属于比较tech硬核的一类(因为有的ba项目更泛商科),我收到了带奖offer后交了留位费。最后去了港中文主要还是香港确实是我一直都想尝试生活一段时间的地方,并且离家近,如果学弟学妹们想拥有完全的留学体验,并追求项目含金量的话,美国也是不错的选择。

 

要说如果重来一次,我可能会选择早点报名语言考试,大四之前搞定,以及在大一大二大三时关注一些科研和转专业的项目,哪怕在Coursera上修几门课都会更有利于我转专业。

 

现在许多高校都有暑期项目,日常也有很多活动,这是一个没有疫情的幸福的大学时期。我觉得要多尝试,不仅有利于申请,更重要的是多多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项目、多与别人交流会对自我的认识更加深刻;利用好发达的社交平台也可以获取更多有帮助的信息。接触得越多、参与得越多,越容易找到自己更想要的。

 

写在最后

 

总之,申请季我对自己是特别负责和上心的,都是选择了当下的最优解,所以也没什么遗憾。确定项目之后因为各有各的喜欢,所以我在提交了申请材料之后没有任何焦虑。我觉得尽人事听天命就好了,既来之则安之最后想说,不论选择考研还是申请,都应该是做一件让自己感到更快乐的事情,我们可以时常思考怎么做会让自己更快乐?即便最后可能结果不是最完美的,也要相信当下做出的选择就是最合理的,没必要太焦虑或美化自己没有选择的一条路。

 
 
 
 
 
 
 
 
 
 
 
 
 
 
 
指南者留学老师
您正在预约联系老师
简单填写基本信息,完成导师预约
以下信息仅供导师提供定制服务,我们承诺保护您的隐私安全
*手机号码
*目前学历
本科大四
本科大三
本科大二
本科大一
硕士在读
博士在读
其他
*留学意向地区
提交
预约成功
顾问老师将尽快联系您,请保持手机畅通
返回首页
下载指南者留学App
预约咨询
电话咨询
您的会员等级不足
前往指南者留学App查看等级详情
取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