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政府
一段银行
一段券商
“啊......我填的不是基本信息吗?怎么会是笔试测验题?”
没想到这个申请季比offer先来的,是阴差阳错的坏消息。事情起因要追溯到递交申请时,我原本以为完成的港中文网申系统的信息填写只是普通材料的补充,没想到居然是笔试内容。当然,抱着“佛系”的心态的我,草草一通填完,最后也没拿到理想的结果。
“香港滑铁卢”之后,南洋理工大学成了我唯一的希望。好在它的申请机制非常“友好”,采取的是统一截止的评审方式,申请早晚对评估顺序没影响。把材料“压哨”提交后,我内心异常踏实:早晚无所谓,这次一定不会因为时间问题吃亏了!
被点燃的留学梦
大一刚进复旦的时候,我对大学生活可以说是满怀期待。第一次走进课堂,面对那些全新的概念和理论,比如身份认同、社会资本、阶层流动这些词汇,让我既新奇又兴奋,仿佛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新窗户。
通过社会学的视角,我慢慢学会观察和理解社会,开始从更多角度去看待个体和群体的关系,思考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可以说,社科的学习不仅是知识上的积累,更是一种思维的塑造。
不过,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开始觉得仅靠国内的视角有些局限。很多社会问题,比如社会流动、阶级差距、身份认同等,都和全球化、文化多样性息息相关。我特别想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看看这些议题会是什么样,想从多元角度理解社会结构,学习更多新的研究方法。这种想法在我心里慢慢变成了一个目标:去国外求学,去体验不同国家的学术文化,去亲身感受和对比不同的研究方式。
这个想法在疫情期间变得更加强烈。因为疫情,很多课程都搬到了线上,原本活力满满的校园生活一下子变成了冷冰冰的屏幕。那段时间,让我有种“被困住”的感觉——曾经热闹的校园生活忽然变得平淡、单调。
我开始经常想象:如果能到另一个国家生活和学习,会不会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我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又会收获哪些新鲜的经历?留学的想法变得越来越清晰,像是一扇通向更广阔世界的门。
这个想法在一次家庭谈话中被最终“点燃”。那天,家人提到了一个朋友的孩子在国外留学的经历,讲述他们在新的环境中如何适应、如何成长。我听得特别认真,心里仿佛被点亮了什么......
我开始认真考虑留学的可能性,不再停留在想象,而是着手规划申请,认真研究不同学校的课程、专业设置和学术资源,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错过港硕早申时机
申请的过程充满了各种“惊喜”和“教训”,尤其是在雅思备考和申请时间安排上,真是让我“惊”得说不出话来。整个申请从一开始就带着一种“全程踩点”的节奏:大三下学期才开始着手准备雅思,想着一个半月怎么也够了吧。结果考完拿到成绩,已经是2023年10月,离申请截止日期也没几天了。
这个时间表,想想都让人后背一凉。马克·吐温说过:“让我们为自己的愚蠢举杯庆祝,因为只有经历过,才能长智慧。”在这件事上,我确实“长了智慧”。
首先是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申请被耽误了。港中文和港科大采取的是滚动申请制,意思就是越早申请越有优势。早申请的时候,名额还多,录取几率自然更大。而我这边递交得晚了,录取名额本就不多了,这下可好,成了“错失良机”。
港中文的申请过程中还出了一个小插曲:我原以为填写网申系统的信息只是普通材料补充,没想到这其实是笔试内容。于是抱着“佛系”的心态,草草填完,最后当然也没拿到理想的结果。
至于香港大学,虽然给了我面试机会,但专业和我最初的期待不太匹配。我一度“挣扎”了一下,后来还是果断选择放弃。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有点浪费机会,但我当时心里想着:不如“潇洒转身”,把宝贵的时间留给真正热爱的方向吧!
惊险拿下南洋理工offer
在“香港滑铁卢”之后,南洋理工大学成了我的唯一希望。好在南洋理工的申请机制非常“友好”,采取的是统一截止的评审方式,申请早晚对评估顺序没影响。我把材料“压哨”提交,内心却异常踏实:早晚无所谓,这次一定不会因为时间问题吃亏了!
幸运的是,南洋理工不仅录取了我,它的学术实力、跨文化环境、地理位置也完全符合我的预期,甚至超出了最初的期待。
回顾这个“有惊无险”的申请过程,真是无数次想“roast myself”。如果早在大三初期就稳妥地考完雅思,或许能更从容地准备材料,不至于搞得像在“紧急救援”。也许拿到港中文、港科大的录取结果也不会再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因此,我建议准备留学的同学们一句:一定要早准备,别拖延。特别是香港这些滚动申请的学校,早递交材料真的能让你多拿到一个offer。南洋理工这种统一评估的学校可能对时间敏感性稍低,但无论如何,早准备总是好的!
所以,听取我的“惨痛教训”吧: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最后一分钟递交的“佛系”候选人只能祈祷有好运气。
拿到南洋理工大学的录取后,我满脑子都是对即将到来的留学生活的幻想,甚至连出发后的生活细节都想象了无数遍。比起学术压力,我更关心的是到了新加坡,能否顺利适应全新的生活节奏——毕竟这是我第一次长时间离开家乡去另一个国家生活。为了给自己打气,我经常用一句话自我安慰:“既然来了,就不能怂。”既然选择了出发,就要放手去体验。
作为社科专业的学生,我对南洋理工大学提供的跨文化环境充满期待。新加坡是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既有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也有东南亚、印度和西方文化的碰撞,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一个“宝藏”。
在这里,我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不同文化对社会角色和身份认同的影响,还能在生活中亲身体验多元文化的互动。想到以后可能会与来自各地的同学一起讨论问题、分享见解,我的兴奋劲儿就上来了,仿佛看到了社科领域的一片新天地。
当然,对我来说,留学生活并不止于课堂。新加坡的美食、自然环境和充满活力的都市节奏,都让我跃跃欲试。要知道,新加坡的“花园城市”美誉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这里的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绿色空间特别多。我早就计划好了周末的“徒步大业”,希望在学习之余能够多去探索周围环境。
学术上,我也为自己设定了一些“小目标”。南洋理工的课程设置不仅严谨,还特别强调实际应用,这正是我所需要的。在社科领域,我希望能学到更多跨文化交流的理论和方法,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多元的环境中,慢慢形成一套独立的研究思维,不仅能看到不同文化的差异,更能在差异中找到共性和联系。这不仅是对知识的吸收,更是一种能力的提升。
留学对我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我并不奢求一切都一帆风顺,但我相信自己有足够的勇气去迎接未知的生活。我甚至已经开始期待这些“意外的惊喜”——不论是文化上的碰撞,还是学术上的收获,都是我留学生活的一部分。
早申请早拿offer少焦虑
在整个申请过程中,少不了指南者的帮助,真心觉得他们给我提供了不少实用的支持。记得第一次见面,负责咨询的王蔚佳老师耐心地听我聊了半天,把我的背景、申请方向逐一梳理,还针对我的需求给了不少选校建议。
文书方面,更是少不了徐萍老师的帮忙,她能从我平凡的经历中挖掘出亮点,文书不仅细腻真实,还把我的学术动机和留学目标展现得很自然。可以说,有了他们的指导,整个申请节奏变得顺畅不少,尤其是在最紧张的时候,他们给了我很多信心。
申请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尽早开始准备。尤其是雅思考试和申请材料,这些都不是可以“临时抱佛脚”的事。我的雅思备考稍显仓促,导致在申请港中文和港科大时错过了黄金时间。香港的学校采取滚动申请,越早提交越有机会,特别是对背景一般的申请者。像我这种“拖到最后”的操作,真的很容易错过更好的机会。
第二点是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而不是一味追求名校光环。当时港大给了我一个面试机会,刚收到消息的那一刻确实很兴奋,但冷静下来我发现那个专业和我理想的方向不太契合。虽然最终放弃面试有些遗憾,但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个对未来更负责任的选择。不要因为名校的吸引力迷失方向,选自己真正热爱的方向更重要!
最后,了解学校的申请机制真的很有必要。南洋理工大学采取统一截止的申请制度,也就是说不论早晚,只要在截止日之前递交就不会错过评估机会,这让我这种“踩点选手”心里很踏实。而香港的学校则不一样,滚动申请意味着越早申请越占优势。所以,合理安排时间,了解每所学校的申请机制,能让申请计划更有效率。
总之,我的经验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早规划、早行动。留学申请不仅是为了获得一个offer,更是一个认清自己目标和能力的过程。
在这一路上遇到的人、接受到的帮助,都让我更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希望我的经历对接下来准备留学的你们有所帮助,让你们在留学申请的路上更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