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指南者英澳留学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生活不易,留子叹气。留学前幻想留学生活每天party、social嗨不停,结果真正来到国外之后,才发现每天不是在破防,就是在破防的路上。
“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大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了!如今大部分家庭都阖家团圆,大街小巷节日氛围也正浓,只有留学生们留守异国他乡......这大概就是留学生都会经历的一个至暗时刻~
隔着8小时时差(英国),大洋彼岸的留学生们还得乖乖上课,连个“云跨年”的氛围都捞不着。
留学生还有哪些破防瞬间呢?是辛苦一年,人家一句“水硕”;还是冬天下午三点天就开始暗了;或者要交学费的时候汇率涨了......快来跟指南君一起看看吧~
地狱开局
Lyam学长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像很多留学生一样,刚到伦敦就遭遇了地狱开局。由于我申请的是学生宿舍,而我到英国的时候还要再等3周,学生宿舍才开放,心疼租房钱的我选择借住在LBS朋友家的客厅里。三周里,没有床,只能买个床垫睡在地上,每天早上五六点还会被太阳给叫醒,因为客厅没有遮光帘。
学习还得靠录播
Y学姐 爱丁堡大学
爱丁堡大学的老师来自世界各地,这也就意味着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说很标准的英语,课堂一开始,就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每个老师的口音各异,开始的两三节课都听得我云里雾里。
但好在Learn(爱丁堡大学的教务系统)上可以看到老师们的课程录播,同时也提供了字幕,通过看录播课也很好的帮助我过渡了一段时间。
赶不完的DDL
W学姐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去年年底的期末季,我在短短两天时间里提交了两个project,完成了两个课程的小组汇报,每天一下课就直奔提前预定的自习室,直到很晚才离开学校,穿过黑夜回到家里,又继续完成其他的内容……总共只睡了几个小时,直到一切都结束的时候已经累得无法思考了。
难吃的白人饭
Sia学姐 帝国理工学院
白人饭的难吃程度我只能说是百闻不如一见,出门随随便便一家餐厅都是人均20镑起步,拿到账单就两眼一黑,所以在英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就是做饭!
当然,如果你能适应“清汤寡水”的话:
H学长 牛津大学
关于饮食方面,我觉得自己还挺适合吃白人饭的。我对吃的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生命体征维持餐就行。所以那些炸鱼薯条、冷三明治、白水煮蔬菜啥的我也能吃得挺好。相比之下,我的很多中国同学都纷纷表示吃不惯。
房租贵得令人发指
L学姐 伦敦大学学院
离学校近就意味着房租令人发指的高:我一周的房租是300+英镑,而且因为是ensuite,所以自己独立的住房面积只有10平方左右,淋浴间也非常之小,属于刚住进去还没适应的时候洗澡都会不小心脑袋撞墙的地步。这也是没办法,因为伦敦整体的生活和居住成本就是很高。
面对汇率已麻木
Y学姐 爱丁堡大学
我和周围的同学刚到英国的时候,或多或少都有些被当地的价格所冲击,尽管在落地之前已经对此有所耳闻,但实际居住生活在这里又是不一样的体验。一段时间过后大家会对价格逐渐麻木,起初看一磅两磅没什么购买力,觉得不值这个价,在生活的日渐洗礼中会觉得一磅两磅都没什么,有时还会说成一块两块。
......
不过,留学生活也不全然是糟糕的,留学的一年,你也会有很多收获:
治愈乡愁的良药
H学姐 伯明翰大学
通过学校官方的线上行前答疑会,我结识到了同学院的5位非常真诚温暖的小伙伴,落地安顿好后的第一时间当然是马上碰头啦!
我们一起下馆子,一起闲逛校园和周边,一起逛超市采买并动手完成了两顿丰盛非常的饭菜,一起喝着小酒寒暄......一切一切来自好朋友的温暖,都是治愈homesickness的良药,更是时光的美好馈赠。
一生英伦情
Lyam学长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可能和很多人的评价不同,伦敦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城市。这里有很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各种著名建筑和公园,在天气好的时候真的很美(但秋冬天确实天气很少好哈哈哈)。
同时这座非常多元化非常有活力,大部分的人也都很友好,作为一个与这座城市短暂相处了一年的人,在这里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找到人生主线
W学姐 剑桥大学
和我同项目的十几个人里面,我知道有三四个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国家工作,还有好几个和我一样选择了继续读博,有一个英国的男生(曼彻斯特人)去曼大读博,有一个印度同学第一年没有找到合适的项目,gap一年继续申请博士。
总之,留学就像一场一个人的修行,在并不那么熟悉的环境里,孤独的情绪和困难也更容易侵扰到大家生活和学习。但这些困难、挫折都是一时的,留学带来的收益却能一辈子受用不尽。
祝愿大家都能拿到满意的offer,并且在未来的留学生活中找到自己最满意的答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