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指南者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马纯凝
一月,这个新年伊始的关键节点,对留学圈也同样意义非凡。
作为潜力股的港新地区,港三新二的申请人数是否再创新高?老牌留学强国英国,G5的录取门槛又有何变化?还有教育体系独具特色的澳洲,热门专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如何?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深入剖析指南者留学1月份的申录数据,揭开那些隐藏在数字背后的留学真相。
申请潮褪:文社科持续降温
回顾2024年底,留学申请递交量在10-11月达到高峰,非美地区申请持续高位,港新赛道尤其火热。然而进入2025年1月,申请人数却急剧下降。
申请递交量急剧减少
指南者留学25年1月份共递交25fall非美地区申请1300份,已不足10-11月高峰月份申请数量的三成。对比24fall申请情况,1月份申请数量基本相当,高峰期已然过去。
新加坡占比明显上升
1月已处于非美地区申请季的后半段,指南者在中国香港地区的申请占比相较上月有所下降,申请节奏相对较缓的新加坡占比则明显上升。与上一申请季同期相比,新加坡的申请占比也有所增长。
从我们整个申请季的情况看,亚洲留学强势崛起,中国香港与新加坡的留学热度居高不下,留学决策回归实用性与性价比的趋势愈发明显。
文社科遇冷VS工科热
在汇总指南者1月递交非美申请的专业大类分布后,我们能够发现:
1月份在各学科领域的申请中,理科及商科的占比基本与上年同期相当,明显变动主要出现在工科与文社科领域;文社科申请占比已经连续多个月出现同比下降,而工科申请占比持续同比上升,两相对比之下,文社科的式微再次被印证。
随着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为工科学生、尤其是新工科,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快速深造意愿。
审理加快:新二录取超港校
在2024年底,港校从开放申请到审理,整个进程都呈现出紧急的状态,也让众多申请者“手忙脚乱”。可踏入2025年1月,情况却发生了戏剧性转变。港校审理速度逐渐放缓,新加坡院校则一路 “狂飙”,后来居上有超越趋势。
25fall录取节奏同比加快
截至2025年1月31日,指南者已成功获得4188枚非美地区录取,整体申请成功率暂为26.9%,对比24 Fall同期的23.7%有小幅上升。
其中,25fall在7-10月进行的申请,成功率均已接近或超过30%;11月所递交的申请,也已有近25%收获录取。而12月及1月份递交的申请则大多还在审理过程中,会在后续1-2个月陆续出结果。
从递交申请到获得推研/录取平均间隔天数看,25 Fall录取节奏较上个申请季略有加快。平均来看,中国香港与新加坡地区的申请是在递交后约一个半至两个月左右收获录取,而英澳则相对较快,约在1个月内。
新国立、南洋理工进入录取高峰
指南者1月份在25fall非美地区申请中共获录取1163枚,正是丰收季节。
指南者1月的录取分布于五十所非美院校,尤其集中于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以及香港城市大学,单校录取数量都接近或超过100枚。
特别是新加坡两校,逐步进入录取高峰期,单校录取数量已经超过发录取相对较早的港校。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理学院、工学院、商学院等众多学院都在发录取;
南洋理工大学也是一样,往年大多在3月底4月初才发录取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今年1月中下旬也已经开始发录取,节奏明显提前。
专业领域分布来看,1月录取仍然较为集中于工科项目,占比近45%,特别是电气电子,以及计算机领域,录取数量都在150枚以上。
指南者留学录取画像
我们将指南者留学截至2025年1月31日所获的4188枚25fall非美地区录取进行分类如下:
港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
城理: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
港其他:包括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香港都会大学等;
新二: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
英G5: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经学院;
王爱曼华布: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华威大学,布里斯托大学;
英其他:包括格拉斯哥大学,伯明翰大学,南安普顿大学,谢菲尔德大学,诺丁汉大学等;
澳四: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澳其他:包括昆士兰大学、莫纳什大学、阿德莱德大学、悉尼科技大学等。
本科院校背景
我们统计了录取同学的本科院校分布,虽然上述数据并非25fall完整申请季录取结果,但也能发现:
1. 各地区Tier 1学校中,对本科院校背景接受度最为友好的是澳大利亚,澳四录取中985/211院校占比为37.9%,双非同学占比超过一半,录取机会大;
2. 而港新英Tier 1院校普遍录取看重申请人本科院校背景,港三、新二、英G5这三类院校录取的985/211占比分别为85.2%,88.0%,以及80.1%,尤其是港三与新二,录取学生中985占比均接近五成;
3. 港英Tier 2院校的录取中,985/211占比也相对高,城理和王爱曼华布的数据分别为70.6%与56.8%,其中211院校占比高于985院校。相较于Tier 1院校来说,双非同学申请这两类院校的机会明显更高,城理和王爱曼华布均有约三成录取是给到的普通本科申请人;
4. 录取中普通本科占比超五成的是港其他(80.5%)、英其他(68.6%)、澳四(52.0%),以及澳其他(62.6%);
5. 中外合办/海外本科在英澳院校申请中相对机会比港新院校更大,不过指南者的合办/海本申请占比并不高,仅能做部分参考。
本科成绩
除院校背景外,本科GPA也至关重要,GPA与本科院校具有很强的关联性。通常来说,院校背景越弱,申请中对GPA的要求越高。
我们统计了各层次院校录取的不同本科院校同学的平均GPA(折算百分制)。
需要注意的是,下述成绩为相应群体的平均成绩,仅为参考值,并非分数线。
从上述统计数据来看:
1.整体而言,商科和文社科的录取,相较于理工科而言更卷高GPA,尤其港三、新二、英G5这三类各地区Tier 1的院校,985/211/双非院校同学拿到录取的平均成绩都在85分以上;
2.本科院校的层次越高,录取对GPA的要求会相对放宽,以指南者所获香港城大与理工这两所的商科录取为例,我们统计得到来自985院校的录取学生平均GPA为81.2分,211院校平均为84.3分,而双非院校录取者平均成绩则为86.1分;
3.在各类院校中,对GPA要求最高的英国G5院校,其理工科、商科、文社科项目录取的各档次院校申请人平均成绩都几乎都是最高的;
4.低分同学(低于80分)在英国非G5非王爱曼华布院校,以及澳大利亚院校有较大的机会。
语言成绩
语言方面,由于英澳大部分院校都有条件录取和语言班,所以申请时并不要求已经达到语言要求,故语言成绩部分,我们仅统计递交申请时,已具备语言成绩的情况。
从语言成绩分布看,在港三、城理、新二、英G5,以及王爱曼华布录取中,雅思6.0及以下的占比已是不多,大部分录取者都具备雅思6.5或7.0的成绩。
语言成绩分布同样与学科领域关联度较大,整体来说,以港新尤其是“港三新二”作为主要申请目标的同学,建议理工科以雅思6.5为基本目标,商科和文社科以7.0为目标。
英澳由于大部分学校都设有语言班,可以发有条件录取,语言压力相对略低。
相关经历
录取同学具有的相关学术或实习经历数普遍较多,平均在5段左右,尤其是申请港新英Tier 1的学校,录取同学平均经历数相对较高。
相关经历不仅可以展示申请人在特定领域的深入理解和实践经验,也是其对学术热情和职业规划的有力证明。
因此,我们建议在申请准备期,结合自己目标专业的偏好,以及自身可利用资源,有意识地规划并积累相应的学术研究和实习经验。
随着二月的到来,依然会有大量项目录取将陆续发出,大家可以再耐心等待后续更多好消息。
与此同时,香港大学经管学院2026年秋季入学夏令营的网申通道已然开启,这标志着下一轮的申请与录取大战已然拉开帷幕。如今,整体申请与录取的节奏愈发提前,这一趋势已愈发明显。因此,早做准备,方能抢占先机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