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遇到问题
Q:长时间接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A: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183-1832进行语音辅助
没找到相关问题?点此联系客服
选择国家地区
指南者留学logo
指南者留学
选校/定位/规划 必备工具
打开App
每月9000人民币奖学金!厦大学长荣获CSC国家公派全奖留学offer!
指南者留学 2025年02月17日
阅读量:1063
收录于合集

 

 

G同学

 

厦门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GPA:86.8  语言IEITS:7.0

 

主要经历

 

校内研究

 

厦门大学苏劲松老师的深度学习小组

 

厦门大学王连生教授的医学影像分析研究所

 

校内经历

 

《厦门大学竞赛可视化大屏》获得可视化赛道奖项

 

商城前端项目(Vue3)

 

MVC框架电影推荐系统(Vue3、MySQL、MyBatis)

 

个人博客记录等

 

科研经历

 

主要领域:CS与医学的交叉,医学图像处理领域

 

已发表论文:Multi-factor Optimization Research Using Monte Carlo Simulation and Genetic Algorithm

 

竞赛项目

 

国家级、省校级大创若干

 

华为ICT系列赛事总决赛入围

 

“互联网+”系列赛事总决赛入围

 

省级银奖,计算机设计大赛省一,数学建模省一等

 

实习经历

 

厦门互联网某厂的Cpp开发经历

 

近期我拿到了Mitacs Globalink Research InternshipGRI)项目的offer,项目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简称CSC)与加拿大信息技术与综合系统数学组织(Mitacs)合作

 

在此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我的经历,供学弟学妹、家长朋友们参考。

 

留学是再三衡量的决定

 

我的规划时间不早也不晚,是在我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当时从学长学姐那得知,我校我专业保研情况不理想,保研率低,去向也不能保证。我了解到这些信息,综合个人背景和兴趣,认为留学会是一个较好的去向。

 

我的成绩(GPA)在专业中并不出众,排30%-32%,但我的其余竞赛和项目让我综合评分较好,大致排在专业5%-8%。如果选择保研,我很大概率会去到一个同档次的学校,出现上述的问题。

 

直接就业也是思考过的,学习就业相关的技术栈时,我发现我有兴趣和能力,我时常在Github中记录学习博客,关注行业优秀信息源;本科的学术经历让我发现我对学术也有兴趣和热情,综合考虑国内就业情况、自身职业发展目标,我选择了一个较小众的路线:以留学硕博为主,空余时间积累Cpp的基础存储、高性能,以及Java/Go的业务处理的两手路线。这是为了避免职业中一味做横向业务,导致能力衰退的情况。

 

在选择留学平台时,我“货比三家”,比较了多家平台,如启x、新xx、指南者留学。在指南者的官网上,我输入我的意向和需求,就有老师联系我了解情况。最终参考了服务质量、学生评价和性价比方面后,我选择了指南者留学。

 

 Mitacs是什么

 

首先要跟大家提一个建议,如果是读工科专业,在大三甚至大二开始,假期时间会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无论是为了某些考试也好,竞赛也罢,为了就业,最终需要落实到实习经历上

 

CSC和Mitacs合作的此项目含金量高、时间恰当、费用友好,此外,暑研经历对于未来学位申请也是很好的加分项。指南者的规划老师向我推荐了此项目,我觉得值得尝试,很感谢老师当时对我的推荐,让我知道了这个信息。

 

这是一个公派的全奖科研实习,是全球范围的一个项目,适合本科大三的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参加,公派的意思是学生需按照官方流程申请,最终是以中方单位派出的,而非个人身份;全奖是指CSC和Mitacs将提供每月1800新币(约9000人民币)的奖学金,基本等于带薪做科研

 

通过此科研实习,学生可以积累国外生活经历,体验外语环境和异国文化,也丰富科研经历,与导师一起撰写文章并发表。

 

每年5月至10月,排名靠前的申请者将会在加拿大学术机构教职员工的监督下进行为期12周的研究实习,涵盖科学、工程、数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各个学科。2025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将联合Mitacs共同选派不超过200名优秀在读本科生赴加拿大高校开展科研实习。

 

 

项目申请流程较为复杂、录取难度较大(全球约2200/33000,全国约200/3000),硬性要求是均分85+/100,雅思6.5分/托福95分(派出前达到)。2025的MItacs项目,我校共申请12人,只有我拿到了offer,竞争压力客观来说挺大的。

 

我是怎么拿到Mitacs的offer的

 

Mitacs选人阶段,主要分两轮:初筛和匹配。匹配有两轮,但主要是第一轮出结果。

 

2024年8月,Mitacs官网开放。进入初筛阶段,截至太平洋时间2024年9月18日(周三)前,申请者需在Mitacs官网填写个人信息,主要包括学校信息、本科成绩、科研经历时长,科研偏好等,同时提交个人的英文版简历、大学成绩单(英/法)、至少一封学术推荐信提纲、CSC和学校要求等材料。

 

同时,申请者需要查询课题列表(数量很多、领域全面),选择3-10个项目排序,第一志愿非常重要,至此完成网上申请。初筛阶段主要是筛选信息填写不完全、成绩要求未达到的申请者。

 

简历涵盖的内容很重要,不仅仅是教育背景,还包含有我自己的论文产出信息,项目具体步骤等。项目步骤要有重点,不是简单的流水账,需要有技术栈信息、量化的数据特征、使用到的创新方法等。而项目组别的投递也是有讲究的,不能全部投热门学校或热门专业,应该保留一定的保底项目,同时要关注导师的信息(产出情况和导师评价)。

 

 

(初筛阶段结束)

 

这一过程中规划老师帮助我完善了英文简历、招生政策解读、确认时间、提供投递组别的建议。并不是报的项目的导师都能收到学生提交的材料,Mitacs会根据一些原则,把材料发给其中的几位老师,通常2-4位

 

 

 

申请流程指导

 

2024年11月8日,收到状态更新邮件,共有Candidate Under Consideration、Waitlist和Not Moving Forward三种。

 

CUC:获得了匹配资格,也就是申请者的简历等材料至少被发送到一个教授那里。

 

Waitlist:很少的机会在第二轮匹配,基本凉了。

 

NMF:提交的材料有问题/不完全。

 

 

(状态更新为CUC)

 

进入CUC匹配的申请者,在2024年11月8日至2024年12月9日,可能收到导师的面试邮件,也可能没收到,最终无面试录取(但可能性很小)。但也不是收到面试的次数多就稳了,也有很多收到2-3位导师面试的同学最终无offer,这都看导师的习惯。我只收到了一位教授的面试。每个教授的面试要求都是不一样的,需要和教授约定面试时间,提前做准备。

 

我rank1项目的导师2024年11月9号通过邮件给我一个面试时间预约的链接,面试时间为20分钟,我预订在2024年11月12日晚上10点。面试过程大致分为个人介绍、代码现场编写、选择项目的原因、是否有想问的问题四个方面,需要与导师全英交流。

 

导师提前看过了我的个人简历,已经对我有初步印象,会议刚开始说到我的简历让她很有压力(可能是简历中涉及到一些工程项目的步骤,而导师并不是科班出身,对此有些陌生)。

 

个人介绍是可以提前准备的,我提前准备了一个稿子供参考,其中包含了我做的一些工作内容,模型的设计流程。规划老师和我一起修改、润色稿子,给出了改进的建议。

 

会议中我特意提到了导师的论文中使用的方法,导师的反馈较积极。接着导师让我在她提供的在线平台使用Python写两个简单的程序,题目都是非常基础的,有一题是写一个幂函数的封装(不允许使用库函数),但因为平台是外网,延迟较大,我和导师反映后使用会议聊天框编写,两题分别用时5秒、10秒完成,并提供了快速幂的优化方式,一分钟左右用Cpp优化完成。

 

导师读了程序,对我的编程能力持肯定态度。接着问到选择项目的原因,我提到我对项目的研究领域更熟悉也更感兴趣,有信心做好,导师谈及了她实验室的日常安排较轻松,大家先自己想点子再跟她交流,我回答这样很好,适合开放思维。

 

最后问到是否有想问的问题,我说到比较家常的内容,如吃住、生活习惯、工作强度,导师都耐心回答,整体是一个聊天的过程,甚至超过了会议的预定时长。

 

面试后,我从导师的脸色、语气,自身表现看,是很有把握的,也很兴奋。后面的两周内,有很多同学不断地收到导师的面试通知,我却始终只有一位导师,开始有些焦虑和担忧。11月17日,我发邮件问导师项目信息,她告诉我她给我的排名是rank1,也就是说我们互相rank1,这样项目成功率就很高了。

 

2024年12月10日,大陆地区的申请者出结果,拿到offer的学生需在一周内接受offer,我接受offer,随后收到了Mitacs官方的Pending邮件

 

 

(收到offer)

 

拿到offer后,我根据学校发布的此项目通知,准备校内审核的材料,主要是《单位留学意见表》。正式进入CSC审核阶段。

 

 CSC审核阶段,理论上不会淘汰了

 

获得Mitacs录取通知的学生在北京时间2024年12月31日晚24:00前登录国家公派留学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网上报名,根据官网材料要求准备申请材料并在线提交。

 

这里需要提交的有成绩单(中英两语)、身份证复印件、语言成绩证明(没有雅思托福成绩的学生,可以让面试导师开一个语言能力证明)、之前提交的推荐信等

 

2024年12月20号,收到match conf,说明正式匹配成功,可以与导师邮件沟通信息了(之前不能私自询问排名、录取等信息)。2024年12月28日,校内教导处发放公示,我得知今年仅我一人通过

 

 

(与导师沟通信息)

 

2025年1月26日,收到CSC大红喜报。

 

 

(大红报)

 

Mitacs的录取偏好有哪些?

 

项目的整个流程中,其实最重要的筛选在于匹配阶段。我通过社交平台认识了不少同学,也总结出录取偏好,基本如下:

 

  • 国内985、211高校以及南科大、上科大等特殊院校有显著优势。

 

  • 理工科基本占据了录取名额的3/5,工科录取人数最多。

 

  • 有面试的学生比没有面试的学生从比例上优势明显。

 

对于学校内科研资源丰富的学生,在校内要有早进组、早接触科研的意识,但如果课内兼顾不了,更建议稳住成绩。不仅仅是理工科,对于人文社科、商科的同学,适当接触学术圈也是很大的优势。

 

对于校内科研机会匮乏的学生,选择合适的背提项目是可行的选择,需要参考自身专业情况、项目申请偏好等,选择适合自己、切实可做的、能够落地开源的项目。不宜做自身完全不了解的,不能复现的项目,因为做项目的本质是技术的积累,不是头衔。

 

如果意愿申报Mitacs Globalink Research Internship(GRI)项目,学弟学妹要积极关注信息,与前辈沟通。此项目和大部分国内保研的夏令营时间存在冲突,可能有无法避免的冲突,需要做好取舍。此外,申请阶段要做好申报失败的准备,良好心态,做多重准备和安排,能准备的部分准备下,其它的不必担忧

 

需考虑背提项目的价格,考虑性价比,很多类似的项目是开源可查的,可以自己设计着做。

 

END

 

最后,祝愿大家剑指offer,相信这会是一段美丽的旅程。

 

END

 

 
 
 
 
 
 
 
 
 
老师
我是 的搭档
联系我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您的会员等级不足
前往指南者留学App查看等级详情
取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