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某翻译服务有限公司实习生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实习生
某社会调研活动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中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研究——以济宁市为例
2024年11月18日晚10点38分,正躺在床上的我刷着留学视频,殊不知下一秒,两封来自爱丁堡的邮件漂洋过海出现在我的屏幕上方,当我看清楚发信人是谁时,第一时间并没有点开邮件,而是忍着激动火速打开小红书开始查询历年爱丁堡录取玄学。
当看到“两封即录取”的玄学说法时,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像开盲盒一样地打开系统之后,conditional offer赫然出现在眼前,此时我在漆黑的房间里发出尖锐爆鸣:
“我再也不是没有offer的野人啦!”
这的确是我当时历经两个多月的焦虑等待后作出的第一反应,爱丁堡的offer像小天使一样降临在我的头上,带来了我的弃保留学之路的第一份好运。
专业第一、弃保出国
#双非#天坑英专#文科生,这是我的标签;
#专业第一#弃保出国,这也是我的标签。
说起留学其实真的是潜意识里埋藏的种子。
经过高考之后我深刻意识到,我并不是非常适合考试,因此大学前三年实际上一直在为保研做努力,这种努力也为后面留学申请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留学前,我的小红书刷成保研推免专场,我每隔一段时间都要翻一遍学校去年的保送政策,为了最后推免加分着手最不擅长的期刊论文,导致一看见word文档就开始PTSD,也开始无厘头地参加各种比赛,其实自己对这样的生活一直感到有些迷茫。
到24年7月,历经保研夏令营“摧残”的我晚上躺在床上,思考国内研究生是否是我想要的,我不太喜欢“被束缚”的感觉。
一方面我心里还是有名校情结,由于双非的背景,我能保研的学校并非中上985,加上三年的学制让我感到有些吃力;另一方面还是想要挑战自己,去体验完全不同的生活,任何一次经历都是一笔财富,我如果选择留学,这段时光将会是我人生绝无仅有的体验。
非常感谢我的宝贝爸妈,他们听完我的想法后没有一点反对,而是极力支持,就算是我在忧虑文科生回国就业不一定能回本,他们也告诉我“过程即意义”,人生是由无数的可能性组成的。家里人的全力支持成为了我出国最大的底气。
会不会后悔弃保呢?
7月初定好机构之后,我开始考虑英港新混申,英国地区是我自己的首选,因为QS排名整体高,而且对于英专生来说,英国能给我带来最好的语言环境,英剧里面的风土人情都在向我招手,而且一直以来UCL都是我的梦校;
选择新加坡是因为姐姐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硕士毕业,她对那里很熟悉,安全性高,华人多,可以尽快融入当地环境,所以也十分推荐;中国香港是爸爸妈妈比较倾向的一个选择,相对于英新地区,香港离家能近一些,双语环境也是非常不错的。
定好地区之后再依照QS排名进行择校,中介老师也根据我的背景和整体状况定好了冲稳保的学校,基本都是QS前五十,也都是我比较满意的学校。
我其实是一个非常容易内耗的人。如果达不到目标时,我的思想里会有千军万马奔驰而过。
9月份开始一边准备学校的推免,一边开始投递;一方面好胜心的我担忧自己在最后的推免阶段没有保研名额,另一方面又开始焦虑留学的战线拉的也很长,总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存在(像后面KCL的一个专业申请就遇上了非常棘手的情况,学校系统出了问题,导致付过了申请费但仍然显示未递交,在诸多的部门中极限拉扯,发了八百封邮件,学校拖了几个星期才解决)。
好在推免拿下了专业第一、全院第二的分数,对我前三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前一天晚上推免名额公示,第二天一早我就直奔院长办公室说明了情况,在放弃推免声明书上签字的时候,我知道我的保研之旅就这么轰轰烈烈又静悄悄地结束了。9月29日那天,我的朋友圈全是保研的喜悦,我的心里也是焦虑和期待并行。
10月一边陪着我的好朋友在图书馆考研陪读,一边继续和中介老师投递国外学校,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焦虑内耗,准备最耗神的港中文的笔试,这个时间段特别喜欢自己偷偷去公园溜达,坐椅子上晒太阳,想象自己是一棵树。
但是等待是值得的。
同时变成了王和爱的女人!
11月初我开始刷投递学校的往年录取时间,看着爱丁堡大学教育学院25年4月才会大批次下offer,心都凉了半截,每天都在安慰自己。
但是还是没想到开头的那一幕就在18号水灵灵地发生了,而且当晚搜了一下小红书,应该是全网第一批次的TESOL offer,立即点击accept之后把我还在睡梦中的爸妈叫起来分享,有了保底的offer顿时消散了一大半的压力(感谢爱宝!!!),激动地半晚上没睡着觉,第二天一早KCL一个专业的offer也到了,我就同时变成了王和爱的女人哈哈哈。
一下子来了两个offer让我心里大石头落地了,因为爱丁堡的offer已经让我特别满意了,其余的等待就变得非常自由了,就想再蹲一个梦校的offer。
(等待时的pyq)
后面就像开了加速器一样,11月20号收到港城的offer,12月20号收到爱宝另一个专业的offer,反而最让我担心的是UCL,12月20号收到爱宝的offer时,小红书上已经有很多人晒出了UCL的TESOL offer,而我的状态依旧是ua,而第二天就是他们放圣诞节假期的时候,心里感觉特别失落,觉得自己也许没有希望了,慢慢释怀,打算安安稳稳地去爱宝。
但是峰回路转,23号早上八点坐车回学校开会,我正准备拿起手机听歌的时候,屏幕上出现了一封来自UCL的邮件,而且第一个单词就是Congratulations!当时下意识的尖叫起来了,打开一看真的是梦校offer!!感谢加班的IOE学院,这是最好的圣诞节礼物!!!
至此申英满贯,可以过个好年啦!
年前又收到了港中文的面试邀约,1月7号上战场感受了一把紧张刺激的面试,老师也很温柔,我也尽我自己最大努力回答了每个问题,虽然最后收到了默拒信,但是是一次特别好特别好的面试体验。
因为UCL雅思总分要求7.5,作文要求7,所以目前正在备考雅思,拿已经全部合格的爱宝保底,家里人也从安全性、资金、以及整体实力等方面考虑了两个学校,还是打算让我考出雅思后去UCL。
永远向前一步
由于之前保研和留学双线进行,所以保研前期所有的准备在申请时都派上了用场。
我的绩点换算下来是93,科研方面有一篇省级知网论文、一个校级大创;三段翻译实习;以及省校级竞赛奖项30+,其中我认为我的优势也是申请时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绩点,尤其对于双非来说高分绩点就很出彩了。
如果有想要出国的打算一定要先抓自己的绩点,因为这个是最好拿分的一项,要有计划、有目标、能自律。
我当时认真到,每一次作业和课堂展示都不断打磨,上课必坐第一排,积极与老师互动,我本身不喜欢在公共场合演讲,每次都会很紧张,但是为了分数和课堂展示的效果,前三天会“逼迫”舍友听我脱稿演讲,展示的时候都是我自己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硬生生为爱变E。
每次小组合作我都会自告奋勇成为leader,成员完成的工作我都会在最后重新再过一遍,不论是内容还是排版,有问题的我都会不断完善,所以最终的分数也是符合预期的。
因为前两年疫情,封校之后大家基本都呆在宿舍里,我就会收拾书包去教室自习,那个时候教室只有很少的一点人,对我这个I人来说特别自由和安逸,就在教室为了quiz一顿猛学,用掉了好几个当草稿用的备课本。期末复习的时候就会比其他人轻松一些,虽然每次查成绩都像一场豪赌,但是考试成绩一定会有很好的反馈,于是开启了自己卷王之路。
没有什么不是逼自己一把就能完成的,我的大学心法就是“向前一步”。
演讲紧张?那就在脑子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身体先站起来;想跟院长做科研?
那就莽一点直接联系老师,话给老师说出去了就没有后悔药吃了,“不得不”完成各种科研任务;甚至选修课我都会认真对待,我记得体育选修篮球和足球时,专门买了球,连着几个星期晚上在操场自己练习,保证自己的熟练度用于考试,在达到高分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身体。
其次是语言。
我当时雅思首考是7,因此直接拿着这个分数去申请了,也都达到了大多数的学校要求,我觉得语言成绩也需要好上加好,这是证明我们有资格在对方环境中学习,也是个人能力的一种体现。
上面两项是必需项,最后仅拿我自己来说,科研>实习>竞赛,科研能表明自己的学术能力,我个人认为可以花点时间在这上面,因为我实习都是翻译类,和申请的专业没有特别对口,所以我觉得我自己的实习和竞赛都是锦上添花,可以少,但不能没有,简历里这些内容如果很充实,那招生老师也会觉得这个学生很全面和亮眼。
我不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在保研和留学过程中我一直是学又学不会、躺又躺不平的循环状态,被ddl狠狠鞭策,但是真正变好的过程是不会让人舒服的。
很多朋友都不理解我,保研这么好为什么选择弃保,事实上,我想证明我并不是保研或考研失利而“被迫”留学,而是因为我有能力和底气在诸多选项中进行“选择”。
END
感谢一直支持我的父母、家人、老师和朋友,也感谢勇敢选择了留学的自己,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赎。
前段时间刚好22岁生日,于是我在生日当天写下:
不要责备过去的自己,她曾经站在雾里也很迷茫。
选择了这条路是正确的吗?
会不会后悔、是否要因此买单呢?
想了又想,在千千万万个选择里,我永远选择去做那些我认为值得的事,我可能干得很漂亮 也可能搞得一塌糊涂,但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为之努力过,不管结果如何,我都已经很勇敢了,我也不遗憾。希望我们能在任何时候都拥有重头再来和面对未知的勇气和决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