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遇到问题
Q:长时间接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A: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183-1832进行语音辅助
没找到相关问题?点此联系客服
选择国家地区
指南者留学logo
指南者留学
选校/定位/规划 必备工具
打开App
港硕眼里,不是所有的985都叫985。广东普通院校竟和211一样吃香?
指南者留学 2025年03月19日
阅读量:1208

 

“本科C9,均分87,港三全默拒,双非GPA88却拿到了港大录取。”

 

(图源小红书)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每年申请季,都会有一波学生在港校录取玄学中碰壁,陷入自我怀疑:

 

“明明自己是个211或者985,均分、实习科研竞赛都不错,在申请之中自己简历的含金量却不如双非同学,难道真的是自己太差了?”“说好的港校只爱985/211呢?我这个985怎么挤不进去?”

 

“港硕怎么录了这么多双非,为什么我不行?”

 

打住,停止内耗,不是你不够好,而是港校眼里也有滤镜。虽然港校不像英国院校有着明显的选校list,但在港校眼里有一套独特的内地院校三六九等体系。而在这套体系之中,一些双非甚至比211还要受欢迎。今天指南君就跟大家唠唠港硕眼里内地院校的三六九等。

 

港校也有自己的list

 

在开始分类前,我们先讨论以下分类的标准。这两年大家都说香港录取很玄学——它既不像英国院校用白纸黑字的List划界,也不似北美高校标榜的“全面评估”。  港硕的录取规则,更像个“既要又要”的渣男,简单来说,港校对于内地院校的评估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1. 高考筛选信任论:中国的学生到哪里都逃脱不了高考的评判体系。港校对内地高考体系的信任远超想象。比起英国的均分控,在港校眼里985院校的录取通知书才是最硬的通货。

 

2.文化认同论邻:越是地理近,越容易形成清晰的院校偏好与院校鄙视链,总体上港校更偏好广东、上海、北京、浙江院校多一点,南方院校大于北方院校。

 

3.实用主义至上:港府正处在广纳人才的发展阶段,因此毕业生会不会留港就业直接影响录取偏好,港校在录取时会 优先考虑那些更有可能留港就业的学生,例如实习经历中会更偏好汇丰银行(香港本地企业认可度高)的实习经历。

从这个逻辑,也就有了以下偏好层级。

 

嫡系军团——头部985

 

试问,谁会不喜欢985呢?

 

这一层级可以称是港校眼中的嫡长子,是绝对顶尖的存在。然而众多985堪比九子夺嫡,谁是港校真正捧在心里的白月光还真说不定。

 

 

(一般985排序梯队)

 

与传统大家认知的985体系不同,最受欢迎的或许不是C9院校,又或者说港大并不是所有的C9都偏爱。

 

以25fall目前香港大学的录取数据来谈,内地985中,申请成功率最高的竟然是华中科技大学,申请成功率高达58%;而中山大学、同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虽然不是C9联盟高校,但在香港大学录取成功率上居然比南大、浙大学生约高10%。

 

 

当然,这只是指南君粗略计算的数据,受到各校申请量以及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此外C9之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由于申请量较少,因此排除在外。

 

但在具体录取案例之中,C9院校大多数情况下只要这类学生愿意申请,港校对于这类学生的态度是比较偏爱的——你只需要亮出本科院校的闪亮大名,招生老师就会对你的简历多看几秒,录取时,对于学生均分要求也没有那么严苛。

 

 

例如,清北学生均分78+斩获港大商科的案例屡见不鲜,GPA84左右的南大、浙大选手一般可以有个港三项目保底;西安交通大学虽然在C9中没那么受欢迎,但在实际录取中,也不乏有低绩点逆袭录取的同学。

 

案例1

 

本科:上海交通大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GPA79.44

 

录取:香港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理学硕士

 

案例2

 

本科:哈尔滨工业大学 自动化 GPA77.8

 

录取:香港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理学硕士

 

中上985院校,例如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山大学,港校对其录取门槛较为宽容。中山大学地理位置靠近香港,更能融入港澳粤文化;而华中科技大学由于其强势的工科,港硕工科对其有着独特的录取偏好。

 

此外,如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南大学等,均分还不错的话,录取机会也不会低。

 

头部211(学科强势院校)

 

说完几所格外偏爱的985,接下来就是一堆211中的“学科贵族”。

 

头部211院校,尤其是学科强势院校,在港硕申请之中是要比一些中下985、甚至有时候会比头部985吃香。

 

下面指南君也为大家盘点了一下这些学科贵族:

 

港硕商科会偏好财经强势院校,例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香港法硕偏好政法院校强校,如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电子信息强校如电子科技大学(是985,可以进T1序列)、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传媒语言强校如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这些院校在各自专业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其毕业生在申请港校相关专业硕士时竞争力较强。

 

此外,港校在粤港澳大湾区开设的校区也受到优待,可以当作这部分头部211同等看待。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以及北京师范大学 - 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这些校区的学生在申请港校硕士时,由于其与港校的紧密联系和相似的教育体系,具有一定的优势。

 

这里也有两所双非院校可以升咖到这个层级来讨论,一个是南方科技大学,一个是上海海事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这种实力指南君觉得不能称作双非,只是占了建校时间比较短的亏;而上海海事大学,在港大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专业之中的录取占比非常高。

 

其他985+中上211

 

如果说以上院校都是各宗门的天之骄子,接下来的几所院校就是港校录取中的隐藏玩家。

 

第一类,是刚刚未被提及的985院校,例如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这些中部乃至底部985 。

虽然这些院校常常被大家戏称为“985守门员”,综合排名也不在第一梯队,也不如强势211有着过人本领,但没办法,985就是最好的通关文牒。

 

第二类,是211院校中专业赛道的“特长生”,这些院校就像是像是手握单项冠军奖杯的选手,在一些不是那么大热的领域,依旧非常具有优势,例如:河海大学在水利工程专业,华东理工大学在分高分子化学领域,暨南大学自带粤语buff,传媒专业录取率也会比外地211更高。

 

 

从数据来说,25fall录取之中,港前三对于985/211的录取占比都控制在85%左右,大盘上对于985/211学生的偏好是要大于其他层级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类985/211虽然不够两眼,但在申请港硕的时候也完全够用。

 

广东地区大学+211

 

说句扎很多同学心的话,在港硕申请中,广东地区的大学,哪怕是双非院校,在港硕眼里是跟中下游211在同一个层级的。

 

中下游211院校如中国矿业大学、西南大学、江南大学、东华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而广东地区的院校,如华南师范大学(211)、华南农业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在港硕申请中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偏爱。

 

特别是广东地区的大学,其毕业生最大的优势是熟悉粤港澳地区的文化,当地的学生会粤语,来香港读书能够更好地融入香港社会,而香港目前有着非常大的人才空缺,港府希望通过一年制硕士吸纳内地人才留港工作生活,港校也会给予这些院校的学生更多关注。

 

其次也必须替这些“双非院校”的同学说句实话,广东高考学生一本录取率、211录取率在全国都是倒数,但高考录取分数线出奇的高,所谓双非院校,本质上也是非常有实力的同学。

 

 

下游211 +头部双非

 

下游211院校如云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以及广东地区之外的头部双非院校,如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上海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


例如在今年港大商学院提前批中,就录了不少东北财经大学的同学。

 

案例1

 

本科:东北财经大学 会计学 GPA4.28

 

录取:香港大学 会计学硕士/商业分析理学硕士

 

案例2 

 

本科:东北财经大学 会计学 GPA4.2

 

录取:香港大学 会计学硕士

 

除上述院校,剩下的院校谈不上“偏爱”,例如一些政策性211,或者是双非院校,在港校申请之中存在感也较低,可以理解为,目前找工作有多困难录取港硕就有多困难。

 

但这也并不代表没有录取机会,本科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录取就更看个人本领,在今年25fall指南者录取案例之中,也有双非2本院校逆袭录取港大的案例。

 

港硕申请,本质上是一场资源的再洗牌。有人手握985金钥匙却叩不开港三的门,有人带着双非标签却撕开了录取红榜。这场三六九等的评判,也不知道你的院校上榜了没有?

 

END

 

需要一对一留学规划指导

 

扫码获取专属顾问咨询

 

 

 

 

 
 
 
 
 
 
 
老师
我是 的搭档
联系我
已为您分配留学咨询顾问老师 ,请等待顾问老师和您联系。
如需更换老师进行咨询,请联系客服
400-183-1832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您的会员等级不足
前往指南者留学App查看等级详情
取消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