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新的试点研究,调查了弱视(也被称为“懒眼”)患者治疗的基础机制。
弱视是一种大脑无法识别一只眼睛的视力而偏向另一只眼睛的情况。一种有望解决成年患者弱视问题的疗法是短暂黑暗暴露,即患者去除导致弱视的遮挡,并在黑暗中生活几天。
卡内基梅隆大学梅隆科学学院和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进行的这项研究发现,在短暂的黑暗暴露一周后,大脑的神经网络会调整处理视觉信息的方式,从而提高视力。研究结果发表在《eLife》杂志上。
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生物科学助理教授、库尔曼实验室(Kuhlman Lab)负责人桑德拉·库尔曼(Sandra Kuhlman)说:“神经科学的一件大事就是试图理解我们如何拥有稳定的感知。”“该领域现在能够在长时间尺度上识别神经回路的自适应特性。这对于理解神经功能是如何影响基本感觉过程的非常重要。”
布莱恩·全(Brian Jeon)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生物科学系的博士后和毕业生,他在库尔曼的实验室工作时构思了这项研究。
Jeon说:“短暂黑暗暴露是人们正在探索的一种治疗方法。”“我们说,‘嘿,也许这与大脑编码信息的方式有关,当你长时间删除输入时,可能会中断。我们发现还有一些改变的空间,但实际上,这个系统是非常有弹性的。”
研究人员使用双光子钙成像技术记录了成年小鼠在短暂黑暗照射前后的神经活动。这项技术使科学家能够在活体模型中测量整个神经元网络。
在研究开始时,给小鼠提供视觉刺激,并记录它们的神经反应。在黑暗中暴露8天后,同样的刺激再次出现在小鼠身上,并记录它们的视觉反应。
该论文的合著者、生物医学工程教授史蒂文·蔡斯(Steven Chase)说:“布莱恩的数据有助于阐明推动视觉皮层可塑性的各种复杂因素,让我们更接近于理解眼睛损伤和疾病如何影响视觉感知。”
尽管老鼠在暴露后的几天内出现了一些视觉处理问题,但它们在一周后就恢复了。
研究人员的目标是将这项研究的技术用于长期研究或对年轻小鼠的研究。他们还想在建模和研究其他神经和精神疾病时应用双光子钙成像技术。
Kuhlman说:“在神经回路的细胞类型特定水平上,我们有很多东西不了解。”“我们希望这种分析方法对其他研究人员有用。”
Jeon, Chase和Kuhlman与生物科学研究员Thomas Fuchs一起参与了“视觉经验对成人初级视觉皮层刺激表征质量的相反影响”项目。该项目得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眼科研究所和库尔奇基金会的资助。
注:本文由院校官方新闻直译,仅供参考,不代表指南者留学态度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