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创新和精准眼保健中心由外交部长 Vivian Balakrishnan 博士(左四)正式启动,她是一名受过培训的眼科医生,作为主宾。(照片: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
使眼病的诊断和治疗更容易获得和负担得起——这是新的创新和精准眼保健中心的主要目标之一,该中心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永潞龄医学院和国立大学卫生系统联合建立。2023 年 3 月 25 日,受过培训的眼科医生 Vivian Balakrishnan 博士(左起第四位)作为主宾正式启动了新中心,旨在促进以社区为基础的眼保健和使用人工智能和先进技术,以更好地预防、检测和治疗新加坡人口的视力问题。
大约 180,000 名 60 岁以上的人有某种视力障碍,鉴于新加坡人口迅速老龄化,这一数字预计到 2030 年将翻一番。由于大多数新加坡人不了解眼疾,因此这些损伤往往未被确诊,而一些患者也可能因在接受眼科专家评估之前需要综合诊所转诊的不便而望而却步。
“我们的目标是在社区实施和改善眼部健康筛查,我们希望及时发现和治疗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失明的患者,”眼科中心主任 Cheng Ching-Yu 教授说。创新和精准眼部健康中心。
为了改善新加坡人的眼睛健康,该中心将利用大规模人口健康指标,并应用最先进的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来发现疾病模式和趋势。这将有助于医生和医疗保健规划人员开发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眼部疾病。
该中心还致力于通过为社区中的验光师提供知识和便携式眼科筛查工具来提高社区眼科保健的可及性,使他们成为早期发现眼病的第一反应者。另一项举措是在综合诊所引入眼科保健亭,类似于超市的自助结账亭,以收集有关患者眼睛健康的数据,供异地眼科医生诊断,从而节省时间和成本。
将在更多的综合诊所设立提供自动视力测试 (AVAT) 等筛查服务的眼科保健站,以帮助管理青光眼和白内障等常见眼病。AVAT 是一种自我管理的自动化信息亭,用于测试眼睛在远处区分形状和物体细节的能力。(照片:海峡时报 SPH Media Limited。经许可转载)
除了加强临床诊断和护理,该中心还将利用基因组数据进一步研究精准基因和细胞疗法,以治疗目前无法治愈和致盲的视网膜退行性眼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和遗传性视网膜营养不良(IRDs) )。每年,全球约有 1.96 亿人被诊断出患有 AMD,另有 200 万人受到 IRD 的影响。
由于目前对晚期 AMD 和 IRD 的治疗非常有限,该中心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重要机会,通过与行业和其他研究组织的合作,向新加坡患者介绍新的基因和细胞疗法。
在这里阅读更多。
注:本文由院校官方新闻直译,仅供参考,不代表指南者留学态度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