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遇到问题
Q:长时间接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A: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183-1832进行语音辅助
没找到相关问题?点此联系客服
选择国家地区
指南者留学logo
指南者留学
选校/定位/规划 必备工具
打开App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校友分享留美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指南者留学 2023-05-03 16:44:07
阅读量:1288
 

本期为大家分享的是校友Bruce, UC Irvine 上海校友会委员会成员,这是他在2022年上海举办的华东地区秋季Coffee Social家长联谊活动的发言。

 

相当部分的家长送孩子赴美留学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孩子能留在美国工作生活,但是对于为什么要留美工作、如何从长计议、留美的心理建设等似乎多多少少有些疑问,而且由于时代的原因,大部分家长并没有在美国工作和学习的经历;因此,Bruce从个人的所见所闻出发,分享了他的观点。文中谈到的independence独立,很重要,无论孩子将来在哪里落户工作,没有独立性,都将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也将无法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不久前,2027群里有位新生家长傅睿爸爸说非常好:“前不久去上海参加新生见面会,发现孩子们善于沟通,做事积极主动。留学最大的益是锻炼孩子的综合能力,适应能力。给孩子们机会,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会提他们。父母有时候需要袖手旁观。

 

 

序言

 

感谢大家的邀请,今日我要分享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的关键字:expectation management, 期望值管理

第二部分的关键字 :position,自我定位

第三部分的关键字:life goal, 人生目标

最四部分的关键字:independence, 独立

 

 

期望值管理

 

 

 

互动问题

1.    在座的家长有多少人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留在美国工作和生活(短期)?

回答:1/3

 

2.    是否了解自己的孩子最终想留在美国还是中国工作或继续深造?

回答:基本也是有点了解。

 

3.    各位家长知道孩子在UCI毕业以后通过拿H1-B工作签证留美的概率吗?

5%左右。也就是说100个到中国到美国去留学的,现在包括在读,将近毕业的一共是三十几万人。那么这里面能够以工作签证 H1B 的这个形式留在美国工作,大概是5%。这个5%里面,大多数会录用我们拿着中国护照国际生的机构是那些刚才乔瑞同学说到的大厂,比如亚马逊、脸书、高通、博通等知名高科技企业。比如说以前的脸书现在的Metaverse。Metaverse在四个礼拜之前,据说裁员超过16,400个人。Twitter被埃隆马斯克收购了以后也裁掉了一半。所以说这个就业形势其实大厂也不是很靠得住。

 

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不是你的孩子不优秀,而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他雇你的孩子是有风险的。

因为一个学生在美国毕业以后若期望找到一份全职工作,则根据美国法律,雇佣他的雇主必须向美国移民局证明同等条件下必须雇佣这个非持有美国护照的外籍员工。并且,移民律师不允许由员工自己聘请,而必须是雇主聘请的。也就是说,不是说我家有钱,我找一个移民律师,我让自己的孩子申请填得好一点留下来。不是的,这是违反美国移民法的。

根据美国的法律一定是雇你的雇主来出这个律师费,同时要走整个流程。这个雇主就会有风险,他万一雇了你,然后你去H-1B抽签,他也帮你出了这个律师费,但是抽签没抽中,相当于就是前面你实习的那段经历也好,或者是你跟他签署的雇佣合同也好,基本上是白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中国的学生在美国很难找工作的原因。

 

我想强调的是,一个孩子如果没有独立思想的话,其实他读再高的学位也是没有用的,我非常赞同这句话。

 

一半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留在美国,要么读研,要么工作,但是这个要是你孩子自己的想法,不要到最后是你想让他留在美国,而他自己想回国。我觉得这就是期望值管理的一部分。孩子可能大一大二,要提前沟通,否则之后临近毕业家长和同学会有分歧和矛盾的。我们鼓励家长和孩子尽早形成共识,以便及时做决断,关于职业规划和身份管理都是要提前做准备的。不是说你下个月要毕业了,然后你今天说你到底留在美国还是回国,不是的,真正能够留下来的都是从长计议的。

 

所以,往往预期和实际差距很大,且这些差距往往和孩子后天努力没有逻辑上的关联关系,职业规划是以终为始的概念,想要走到哪步,一定要提前规划,有时不是提前几年,而是提前十几年。所以,家长与其有时间去关心孩子选什么课,还不如帮助孩子把未来到底想走哪条路、需要做哪些准备搞清楚,这可能对孩子的未来职业规划更有裨益。

 

自我定位

 

 

 

互动问题

1.   在座的家长有几个是在美国自己生活过或者是工作学习过很长时间?

回答:没有

 

第一,定位你的文化属性

比如说美国的房地产业,我读书的时候去美国的房地产有一个实习。是在当Irvine当地一个很大的房地产基金.我就发现去洛杉矶参加他们整个行业峰会的时候,里面一没有女人,二没有黑人。就整个房地产行业在美国,它其实就属于白人男性主导的行业。如果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话,要去这个行业里混,先天上就存在缺陷,且始终会存在透明天花板的问题。举个例子,当行业大咖和专业人士讨论专业话题的时候,他们所有用的术语全部是橄榄球术语。然后行业里的同行会经常问你支持哪个队?行业内UCLA与USC校友因为橄榄球的爱恨情仇故事老死不相往来,作为行业新兵,你若不理解这些文化现象,那么你是很难融入美国地产圈层的。

 

所以,在美国自我定位第一步就是文化定位,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从容地把自己祖国文化放一边,完全浸润在对方文化中的,但有些行业正需要你怎么做?你可以考虑下自己是否可以做到。如果你没有从小在这样的一个文化的里面,其实你是很难融入的。就算找到工作在里面实际也是很不舒服。我觉得一个孩子或者是家长能帮助自己的孩子定位其实很重要,我们都年轻过,都怀揣过比较高远的梦想,但是现实往往又是很残酷的。越快越早地找准自己的定位,可能试错的成本越低。

 

第二,定位你的自身实力

很多家长会照搬国内的观念,把孩子毕业学校或者专业的排名当作是未来孩子职业发展的砝码。

 

其实不然,在实践中,学校排名只是简历筛选时的一个很小的因素,而并非决定性因素。举例说明,我现在在招收助理时,往往看中的是候选人的工作态度以及项目经验,至于他们所毕业的法学院排名有关系吗?有。但是在我整个做决策的过程当中,可能只占5%到15%,因为用人单位他只在乎这个人好不好用。至于你是北清复交毕业的,还是你是牛津剑桥还是麻省理工毕业的,这是你自己的光辉历史,这是你爸妈出去可以自豪的,但总的来说,这是你的事情,但是和雇主没有关系。所以说这个是一个观点上要改变的。

 

在我去美国留学之前,我也曾经反复和留学中介和周围的朋友去确认比如UCI的排名到底怎么样,因为我们在申请学校的时候,我们经常喜欢参考的就是US News的排名。但是回过头来,作为一个上了这个十几年班的人来讲的话,我发现这个东西其实也就用一次也就高兴一回。等你真正的进入职场了以后,你会发现这个其实是没有用的。

 

其他还是要增强自己的实习经验。像今天很多家长说我孩子读的是经济、金融专业;这些专业其实是非常普遍,在找工作的时候是没有优势的。如果说有什么可以用来补专业上面的弱势,我个人看来,应当是实习经历。实习经验分成两块,第一个就是你通过实习找到自己不适合不喜欢的东西,其实也是很有价值的;第二个是可以社交,自发的社交是迅速拓展人脉关系,且是外资企业非常看重的人才软实力。

 

综上所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项目经历等代表自身实力的因素真正决定了职业的起点,而非学校排名或不可更改的文化及种族背景。

 

人生目标

 

 

 

我们人生最终的目标是什么?我总结出来就一个字叫 happiness(幸福),人活着终极目标就是快乐,没有人会为了追求痛苦而活着。

 

我觉得如果说现在我们的孩子还是大一大二的时候,不妨不要问他那些生活中琐碎的细节。让他能够在人生的大的方向里面去探讨一下:你认为什么样的状态,是你一个很理想很开心很放松的一个状态。只要他往那个方向走,他就实现了他的开心。因为我自己也是个父母,我们就不能满足现状。至于他是做处长、科长、局长,还是说做投行的这个 P level(President or Vice President) 的人,还是 C level (CEO,.CFO CO, CMO or CIO)的人,其实这是他自己的事情。

 

小结:任何孩子的未来都不应是父母价值观或梦想的延伸。每个孩子都拥有独立的人格与灵魂,父母应当尊崇他们内心最真实的自我。

 

独立

 

 

 

 

我相信今天在座家长的孩子都已经年满18周岁。当然按照美国法律,有一些州可能要年满21周岁,他才可能被认为是成年人;但是每一个成年人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

 

今天在座的家长问了许多具体问题,让我感觉是每一个家长自己准备要到UCI去读本科,因为问的问题都很细致,包括某些具体的课程选课为什么是这样选的?这个专业到底上多少个学分?这个专业多少门课?以及,哪个专业毕业以后回国的就业前景比较好等等。

 

其实,我认为既然大家的孩子都已基本成年,家长们就应该放手让孩子们能够像美国本地孩子一样,做自己的主人,自己管理好自己。

 

因为我是在国内读的本科,我大一找第一份实习是我爸去托朋友找的。但是在美国,大多数家长不会帮你做这个事情的。你能想象那些世界领袖,都是靠父母到成年后的“关心”下,成就自己的理想和事业的么?所以说我想说的核心的一个观点,作为父母,该放手时就放手。

 

最后是不少家长关心的税的问题。

在美国的话,如果你是CPT或者是OPT,只要给你工资,只要你在美国境内住了一百八十三天,你就会被认定为美国的税务居民。那么你有一个报税的义务。

这个报税一般来说如果没记错的话是在3月到4月份。为什么我觉得没有必要把它记得很清楚,因为这个其实是有专业的人可以帮你做这件事情。其实在海外,有一些华人的税务申报大概也就几百美金就可以帮你做。

当然这个申报表格孩子可以自己填。我当时是为了省钱,是自己填的,因为没多少钱,自己也算得过来。

填写表格在美国和我们这里是不一样的。因为按照中国法律,个人所得税是有扣缴义务人的。一般来说扣缴义务人就是我们所被聘用的工作单位,不管是实习单位还是全职单位。但在美国,所有的个人所得税的申报义务是自己的,也就是你们的孩子。

 

我觉得这个是完完全全可以让孩子自己去联系的事情,因为你现在帮他做的越多,代表他能力越弱。

 

老师
我是 的搭档
联系我
已为您分配留学咨询顾问老师 ,请等待顾问老师和您联系。
如需更换老师进行咨询,请联系客服
400-183-1832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