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莫树锦教授与国际肺癌专家合作,测试免疫治疗结合化疗对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成效。
研究以随机、开放对照组形式进行,团队发现以免疫治疗药物tremelimumab及durvalumab结合化疗,可以显著提升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无恶化存活及整体存活率,可望成为新的一线治疗方案。详情已刊登于权威医学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免疫治疗药物tremelimumab及durvalumab结合化疗显著改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肺癌是全球最多人罹患的癌症之一,每年约有180万人死于此病。根据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数据,肺癌不但为本港的头号癌症杀手,更是香港最常见的癌症,每年新症逾5,000宗,整体个案中逾八成为非小细胞肺癌。近期有多份研究均指出,以免疫治疗结合化疗对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研究团队招募来自18个国家、142间中心共1,013个癌细胞已出现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参与临床三期研究,以测试免疫治疗结合化疗,与单以化疗相比的治疗成效差异。研究参加者被平均分为三个治疗测试组:免疫治疗药物tremelimumab及durvalumab结合化疗(tremelimumab及durvalumab加化疗组)、免疫治疗药物durvalumab结合化疗(durvalumab加化疗组)及纯粹接受化疗(化疗组)。(三种治疗方案的详细内容可参阅附件表一)
结果显示,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结合化疗,较单纯化疗的成效高。三组测试者当中,「tremelimumab及durvalumab加化疗组」的成效最为明显,他们的12个月无恶化存活率是化疗组的两倍,而24个月存活率亦增加50%。(详细数据可参阅附件表二及表三)
中大医学院肿瘤学系系主任兼李树芬医学基金肿瘤学教授莫树锦教授表示:「我们的研究为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治疗方案。以免疫治疗药物tremelimumab及durvalumab结合化疗,可大大改善病人的无恶化存活及整体存活的机率,而且没有显著的副作用。我们很高兴新方案得到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许可纳入临床应用,以治疗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新治疗方案特别适用于没有PD-L1表达的患者
现时针对带有PD-L1表达的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主要是一种以antiPD-1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的免疫疗法,durvalumab就是其中一种。但对于没有PD-L1表达或PD-L1表达较低的患者而言,antiPD-1治疗则不奏效,意味需要新的免疫治疗组合。
莫教授补充说:「是次研究采用的tremelimumab是一种以CTLA-4通路为抑制靶点的免疫治疗药物,可有效治疗没有PD-L1表达的患者,令他们受惠于新方案。」
注:本文由院校官方新闻直译,仅供参考,不代表指南者留学态度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