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年,一份广为流传的印度民族主义报纸上刊登了一篇文章,阐述了对被英国殖民政府剥夺技术教育机会的印度人的价值。尽管麻省理工学院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作者指出,麻省理工学院是整个殖民地向往的技术学习典范。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尽管美国有严格的移民法,越来越多的南亚人来到麻省理工学院,这是美国最国际化的大学之一。1947年,当印度和巴基斯坦最终获得独立时,麻省理工学院的一群毕业生帮助领导了这两个新国家的发展。模仿麻省理工学院的大学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些甚至包括“无限走廊”和“大圆顶”。
这样的故事说明了南亚和麻省理工学院之间的长期而深刻的联系。这些联系,以及这些联系背后的人,是校园里一个新展览的焦点,该展览探索了麻省理工学院如何塑造南亚(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尼泊尔),以及南亚人如何塑造了麻省理工学院。
该项目名为“南亚与研究所:变革的联系”,是一项研究合作的结果,其中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历史系的一个特殊学科课程,得到了麻省理工学院南亚校友会董事会和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科学与技术倡议(MISTI)麻省理工学院印度项目的支持。它将在迈豪根画廊(Maihaugen Gallery)全年展出,从春季开始也可以在网上看到内容。
“我认为最大的收获是印度次大陆和麻省理工学院之间联系的广度和范围,”麻省理工学院印度董事总经理Nureen Das说。“第一个南亚学生是1880年来的,这太令人兴奋了。走在这个展览周围,你会看到所有南亚国家是如何融入麻省理工学院所有不同的学校,并真正融入社区的。”
该项目的核心焦点是捕捉南亚先驱校友的个人故事。正如展览展示的那样,这些故事与麻省理工学院、美国以及更广泛意义上的南亚次大陆的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为了解美国的移民和种族以及南亚的非殖民化和国家建设等问题提供了一扇窗口。
领导学生研究工作的副教授Sana Aiyar说:“我们可以用一种有趣的方式来观察像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机构,并将其扩展到对我们今天所关注的更大的历史趋势进行评论。”“即使你想到今天麻省理工学院来自乌克兰或俄罗斯的学生,你也会发现,世界事件改变了机构对它们与国家关系的看法。但最终受到影响的是学生和教师——人类。(国家和机构政策)的影响都是单独经历的。”
结合在一起的历史
麻省理工学院和韦尔斯利学院的学生在进行研究时,反复发现麻省理工学院南亚人的历史与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和南亚的历史交织在一起。
例如,美国在移民问题上的麻烦历史,在麻省理工学院第一位南亚裔美国学生马丹·巴盖(Madan Bagai)的故事中得到了体现。巴盖的父亲1923年因反移民法失去了美国国籍,后来在遗书中以这种逆转所造成的创伤为由自杀。与此同时,巴盖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了成功的学术生涯,但他毕业后未能在美国找到工作,最终回到了印度。
“巴盖家族与麻省理工学院的联系确实抓住了任何一个机构所能做的事情的局限性,即使它试图建立一些全球性的东西,”Aiyar说。
在Aiyar的指导下,在MIT南亚校友会的支持下,学生研究人员也发现了MIT和南亚国家的非殖民化之间的联系,许多MIT毕业生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参加了民族主义运动。1946年,一家英国新闻媒体制作了一个展览,并在麻省理工学院展出,声称欧洲和印度士兵在英国军队中获得了同等的报酬。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们对这个谎言发起了抗议,称这个展览是殖民主义的宣传,促使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负责人发表道歉声明。
当印度和巴基斯坦成为新国家时,它们的政府将麻省理工学院视为其发展的合作伙伴,从而产生了思想交流和以麻省理工学院为模板的大学的创建。
“当印度决定建立它的印度理工学院(IIT)时,它与许多国家和美国的一些机构合作,但最终麻省理工学院的模式胜出,”麻省理工学院南亚校友会成员Ranu Boppana 87年说。“全国各地的印度理工学院基本上遵循麻省理工学院相同的课程,拥有相同的架构。麻省理工学院在很大程度上被他们视为灯塔,它对全球技术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
美国民权运动也进入了展览。一张海报显示,在佐治亚州莫尔豪斯学院的第一届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SNCC)培训会上,61届校友Jaswant Krishnayya和61届校友Syed Meer与马丁·路德·金合影。训练是由印度民族主义者进行的。
尽管展览触及了国家的重要时刻,但它最终还是聚焦于个人的故事。展出的文物包括麻省理工学院第一位博士生的手写日记,这是他的孙子(也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友)捐赠给麻省理工学院独特收藏的,还有一位早期毕业生寄回家的信件的复制品。
朱佩特·辛格(Jupneet Singh)是一名在春季学期上过艾亚尔课程的本科生。她说,她最喜欢的部分是了解麻省理工学院早期的南亚女性。
辛格说:“我认为我看档案时最喜欢的时刻是看1968年的年鉴,在一群白人男性中看到一个印度女性。”“你知道她是这样一个开拓者。研究这些人让我意识到,这就是我在这里的原因——因为这些女性。”
展览还包括展示每十年麻省理工学院南亚毕业生数量的图表,以及北美和南亚的地图,列出了来自每个国家的第一批南亚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
“这个展览填补了一个空白,因为这段历史是如此未知,”Boppana说。“我认为它塑造了学生的身份认同,以及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们如何看待世界。”
一个想法诞生了
Boppana在阅读《技术印度人》(The Technological Indian)一书时了解到第一个来到麻省理工学院的南亚人,于是就有了这个项目。2019年,她联系了Aiyar,并表示希望捕捉年长校友的故事。Aiyar建议对学生进行口述历史的培训,并将他们与校友联系起来。Das能够通过misi - india提供支持和联系。
Aiyar说:“如果只有我们一个人做这个项目,它看起来会很不一样,我认为我们从彼此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学生们在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的特色收藏中进行了研究,并在过去两个独立活动期间和暑假期间与校友进行了100多个口述历史。上学期,Aiyar教授了一个特殊的学科课程21H。S04 (MIT南亚口述历史和数字档案项目),给学生指定的时间投入到项目中。
Aiyar表示,这门课程非常成功,她正试图将类似的课程变成永久课程。
Aiyar说:“正是通过这个项目,我才能够通过亲自动手的研究与学生们分享我对历史的热爱。学生们查阅了原始资料和档案,并以此为基础在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南亚人的族谱——一个他们定位自己的族谱。”
该展览于10月14日启动,吸引了近200人。活动在海登图书馆和院子里举行,只有站立的空间,包括学生无伴奏合唱组合MIT Ohms和舞蹈剧团MIT Nritya和MIT Bhangra的表演。
高年级学生Amulya Aluru说:“在展览上观看这些作品与单独研究是一种非常不同的体验。”“大家聚在一起看视频,参观展览,就像整个社区聚在一起支持南亚人,说实话,我以前从未见过这种情况,这真的很鼓舞人心。”
策展人计划继续与学生们合作,为展览的数字收藏增加更多内容,使其更容易在全球范围内获得。
“我希望这只是项目的第一阶段,”Boppana说。“我们还有其他想做的事情,我们希望人们能留下他们的反馈,与我们合作,这样我们就可以继续发展这个项目。”
注:本文由院校官方新闻直译,仅供参考,不代表指南者留学态度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