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遇到问题
Q:长时间接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A: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183-1832进行语音辅助
没找到相关问题?点此联系客服
选择国家地区
指南者留学logo
指南者留学
选校/定位/规划 必备工具
打开App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 人工繁殖对本土鸟类有持久的影响
指南者留学 2023-03-17 14:00:33
阅读量:1223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开始圈养生活会改变鸟类的翅膀形状,阻碍它们在被放归野外时在迁徙飞行中幸存下来的机会。

 

该研究的作者德扬·斯托亚诺维奇博士说,虽然圈养繁殖是一种重要的保护工具,但它会导致动物的各种身体变化,包括它们的翅膀形状。

 

其中一种鸟类是极度濒危的橙腹鹦鹉。

 

橙腹鹦鹉是澳大利亚所有物种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繁殖计划之一。为了防止灭绝,它们的野生种群每年都会从圈养中释放幼崽。

 

斯托亚诺维奇博士说:“以前我们已经证明,圈养会改变橙腹鹦鹉翅膀的形状,我们怀疑这可能会使它们的迁徙飞行更加困难。”

 

“但这项新研究揭示了第一个直接证据,即改变人工饲养的翅膀形状会降低释放到野外后的迁移成功率。”

 

尽管所有幼年橙腹鹦鹉的迁移存活率都很低,但改变了翅膀形状的人工繁殖鸟类的存活率比那些拥有理想的“野生型”翅膀的鸟类低2.7倍。

 

这项研究还发现了其他四种圈养鸟类翅膀形状改变的证据,这表明这些变化在圈养鸟类中可能比以前认为的更常见。

 

斯托亚诺维奇博士说:“这可能只是圈养繁殖动物身体细微变化的冰山一角,尽管这些变化很容易被忽视,但在释放后会产生巨大影响。”

 

“如果我们想让我们的繁殖计划有最好的机会支持野生种群,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并找到减轻圈养影响的方法。”

 

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鸟类的飞行羽毛如此多变,或者这是由于基因还是圈养环境。

 

“还有其他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圈养翅膀的鸟类能恢复到最佳的野生形状吗?”飞行训练有帮助吗?这些问题需要得到解答,这样我们才能研究出如何培育出适合野外生活的动物。”斯托亚诺维奇博士说。

 

“随着全球物种灭绝危机迫使更多物种进入圈养繁殖计划,这可能变得尤为重要。”

 

这项研究发表在《生态学快报》上。

 

注:本文由院校官方新闻直译,仅供参考,不代表指南者留学态度观点。

老师
我是 的搭档
联系我
已为您分配留学咨询顾问老师 ,请等待顾问老师和您联系。
如需更换老师进行咨询,请联系客服
400-183-1832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