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南安普顿大学的研究,让大脑参与“分析推理”可以避免被假网站欺骗。
研究发现,与那些使用更快、更直观的思维模式的人相比,那些使用更慢、更慎重的思维过程的人更不容易成为欺诈网站的受害者。
诈骗者使用流行消费者网站的虚假版本来窃取个人信息、金钱和银行详细信息。 仅在 2020 年,此类欺骗攻击就让美国消费者损失了 2 亿多美元。 该大学的研究人员想看看某些思维过程是否能让一个人更有弹性或更容易受到这种欺诈的影响。
丹尼尔·卡尼曼 (Daniel Kahneman) 的畅销书《快思考和慢思考》(Thinking fast and slow) 普及了人类使用两种不同思维模式的理论。 它区分了系统 1 过程和系统 2 过程(分析推理),系统 1 过程是自动的、直觉的和情绪化的,系统 2 过程更慢、更合乎逻辑。
在一系列研究中,大约 300 名参与者被要求从真实网站中辨别假网站。 参与者还完成了认知反射测试,以了解他们进行分析推理的可能性有多大。
“我们发现那些更倾向于进行分析推理的人能够更好地检测假网站,”领导这项研究的南安普顿大学社会心理学讲师尼古拉斯凯利博士说。
“欺诈者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来利用我们对技术的熟悉程度。 放慢速度并仔细思考问题,尤其是在被要求提供敏感信息时,是人们可以用来在网上保护自己的广泛心理工具。”
当参与者面临时间压力时,即采用快速系统 1 思维模式,他们在发现假网站方面表现更差。
合著者 Yaniv Hanoch 教授补充说:“欺诈者通常会制造紧急情况或时间压力,让你匆忙并根据情绪而不是理性行事。 我们的研究表明,这会导致人们犯下代价高昂的错误。”
当 IT 专业人员执行相同的任务时,分析推理和检测之间的联系并不明显,这表明这些专家可以相信他们的直觉。
研究人员还想了解记忆在分析推理中的作用。 在完成任务之前,参与者会收到一份识别假网站的提示列表,然后要求他们稍后回忆这些提示。 那些具有较高分析推理能力的人也能够更好地回忆起提示,并且不出所料,能够更好地发现假冒网站。
分析推理降低互联网欺诈敏感性的研究发表在《人类行为计算机》上,并可在线获取。
注:本文由院校官方新闻直译,仅供参考,不代表指南留学态度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