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突发!2026年上海选调居然不要留学生了!”
就在昨天,上海市委组织部发布了《上海市2026年度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公告》,看到公告的那一刻留学生懵了!
上海向来被视为对留学生考公“最友好”的城市,这次选调计划出乎所有人的意料———400个名额,居然一个都不给留学生!
从公告内容可以非常直接的看出,今年上海选调是“国内高校专场”,留学生连陪跑的机会都没有!
第一类:44所顶尖高校应届优秀毕业生
跟去年一样。清北复交这些自不用说,还有哈工大、中山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大等等,覆盖全国各地的985名校。
第二类:30所高校“双一流”学科硕士及以上学历应届优秀毕业生
跟去年一样。包括中央财经、北京邮电、苏州大学等等,但得是他们的王牌专业,而且必须硕士起步。
第三类:22所上海本地高校应届特别优秀毕业生
华东政法、上海理工、立信会计这些,给本地学校留了口子,但数量上比去年少了7所。
第四类:3所新型研究型大学硕士及以上学历应届优秀毕业生
跟去年一样,中科院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南科大。
回顾上海2025年度的选调政策,留学生还有专门的通道:
(2025年上海选调生政策原文)
· 25公告明确写着招“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应届优秀毕业生”
· 高校范围参照上海市留学回国人员可直接办理落户的高校名单,其中,美英高校占大头,香港八大则有4所入围,分别是: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以及香港城市大学
· 和国内学生享受同样的六大专业类别选择(综合管理、政法、信息技术、财经、城市建设、卫生健康)
今年直接删除了整个留学生类别,提都不提了!
有人说:“留学生已经不行了,这是国家限制留学生进入体制内的信号。”
有人说:“现在出国留学的都是考不上国内学校的水货。”
也有人说:“出国留学的红利早就过去了,今非昔比!”
不可否认,指南君也收到过不少同学咨询:“留学想想进体制内,是不是真没机会了?”
对此,指南君只能回复:别被骗了。
选调调整≠体制内一刀切
不可否认的是,选调大门确实在向留学生关闭。
但实际上,选调生的大门也在慢慢对国内的大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关闭。多地选调生政策明确将招录范围限定在部分重点高校,且高校名单进一步缩减。
大量非名单内重点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失去了报考机会。一些省份的选调生计划已经完全排除了本科生,仅面向研究生招生。
据统计,本科生可报考的国考岗位招考人数占比逐年下降,从2022年的92.99%,降低到2025年的86.99%。
所谓的“选调正在拒绝留学生”,只是选调政策的一种规范化调整,并不等于体制内一刀切。相反,体制内一直都十分欢迎留学生,甚至这两年留学生体制内的受欢迎程度也在有所提升。
从留学生进入体制内的主要途径来说,国考、省考、市考、选调以及事业单位的人才引进,除了选调,其他这些渠道从来都没有拒绝过留学生,甚至对于留学生更有利。
从2018年开始,每年有400+个职位明确表示要求6.5-7.5分的雅思成绩或80-105分的托福成绩才可以报考,这个分数对于留学生来说基本不用特别准备。
人才引进方面,北京、上海等城市将留学生纳入“人才引进计划”,直接给予落户加分。2025年最新版上海留学生落户认可院校名单大幅扩容,已增至191所(含世界Top50院校97所、Top51-100院校93所)。
从世界TOP50到TOP100,可落户上海的院校较2024年的159所扩容近20%。
(点击查看最新上海落户政策名单)
留学生录用比例不降反升
选调生拒绝留学生,也不代表天塌了。2024年广东选调生录取的公开数据显示,1896个公示中,留学生占比仅有2.11%。
而在事业单位/央国企/地方体制就业机会等方面,多项数据显示,近年来留学生录用比例不降反升。
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
2024年国考中涉外岗位占比达18%,多数岗位明确标注“优先考虑留学背景”。
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留学生录取率连续三年超过15%。从2020年到2024年,留学生在体制内的录用比例从12%稳步增长至18%。
从2025年财政部公布的拟录用名单中可以看到大量留学生身影,一共公示了80人其中有10个境外硕士。
地方公务员方面,2025年上海、北京等地公布的拟录用名单中,也不乏英国、美国、中国香港等地的留学生身影!
国企/央企实际动作
在国企和央企的实际动作中,2025年国家电网录取了317个海外名校留学生,来自港三新二的就占据了83个席位。
中国移动和华为2024年设立海外优才计划,技术岗留学生起薪较国内应届生高15%-20%;中国商飞、中科院等机构设立“海外人才工作站”,通过猎头定向引进留学背景科研人员。
地方就业机会
地方发展竞争下,留学生的就业机会也更广阔。在城市国际形象建设方面,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组委会中,留学生占比达17%,负责外媒沟通与国际嘉宾接待。深圳市留学生录用率较本土毕业生高9.7%。
那么,各位留学生们在这场变革中要如何做,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呢?
选择认可度高的院校
认可度的首选参考一定是排名,选择QS、软科、泰晤士高等教育等权威排名靠前的院校,这些院校在国内外的认可度较高,能为留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
例如,部分央国企在招聘中对QS排名前100院校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给予免于参加统一初选考试的优惠。而在上海2024年公务员录用名单中,也清一色的都是QS100名校毕业的同学。
此外,不同地区招聘偏好也有所不同。这里就需要大家提前了解各大单位的招聘偏好,选择与招聘单位需求匹配的院校和专业。例如,金融、计算机等专业在国企和事业单位中需求较大,相关专业的留学生更具竞争力。
自我能力提升
现阶段,光靠学历去求职已经走不通了,实习逐渐成为就业竞争力的关键,留学生可以选择在留学地区实习,利用当地的资源和机会。
2023年超36万留学生考公考编、留学生回国就业人数连续5年破百万?体制内从未拒绝留学生!
真正的趋势是——体制内选拔从“唯学历”转向“唯能力”,而具备真才实学的留学生,正成为这场变革的最大受益群体。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