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遇到问题
Q:长时间接收不到验证码怎么办?
A:您可以拨打我们的客服热线400-183-1832进行语音辅助
没找到相关问题?点此联系客服
选择国家地区
指南者留学logo
指南者留学
选校/定位/规划 必备工具
打开App
专业Top 4放弃保研,选择港中文只为爱双向奔赴?211学霸学姐,均分91,斩获港中文、港城、爱丁堡等offer!
指南者留学 2024年06月11日
阅读量:1131
学员背景
Z同学
本科背景
北京体育大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GPA:
91
语言成绩:
6.5
录取院校
布里斯托大学沉浸式技术(虚拟与增强现实)理学硕士
申请时间:
2023-10-26
录取时间:
2023-11-21
曼彻斯特大学高级计算机科学理学硕士(数据与知识管理)
申请时间:
2023-10-26
录取时间:
2024-01-02
曼彻斯特大学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数据信息学)理学硕士
申请时间:
2023-10-26
录取时间:
2024-01-29
香港城市大学多媒体资讯科技理学硕士
申请时间:
2023-12-15
录取时间:
2024-01-02
爱丁堡大学数据科学理学硕士
申请时间:
2023-10-26
录取时间:
2024-05-21
爱丁堡大学统计学与数据科学理学硕士
申请时间:
2023-10-26
录取时间:
2024-02-22
香港中文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高级研究理学硕士
申请时间:
2023-11-13
录取时间:
2024-02-07
主要经历
 
荣誉及奖项:

国家奖学金、数学建模美赛H奖、数学建模国赛北京市一等奖

 
科研经历:
会议论文录用
 
     

 

专业Top 4却放弃考研

 

我在决定留学之前,已经有了相当长时间的思考和准备。实际上,早在我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北京体育大学的时候,我就开始为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不论是选择保研还是出国留学,保持优异的成绩都是关键。因此,从大一开始,我就一直保持较高的GPA。

 

在了解到学校的保研情况后,我觉得自己保研的机会很大,因此将留学作为备选方案。然而,这种犹豫的心态在大二到大三之间的暑假发生了变化。我开始严肃地审视自己的选择。 

 

随着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对各类竞赛、老师科研项目的参与,我开始思考国内研究生是否适合我,科研道路是否是我真正想走的方向

 

除了三年的研究型研究生,我是否还有更合适的选择? 

毕业设计实验

 

在这一过程中,放弃保研的念头逐渐浮现。我认识到,保研虽然是一条相对稳妥的道路,但并不一定适合我个人的兴趣和职业规划。

 

特别是在大三的暑假,我深入思考了自己的未来:如果最终目标是就业,那么一年制的授课型硕士便成为了更合适的选项。这个选择不仅能让我更快地进入职场,也能让我在国际视野下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我相信很多正在大三大四的同学都有同样的感受。这个阶段需要做出很多重要选择:

 

升学还是就业?

 

如何升学?

 

选择什么行业工作?

 

这些问题往往让我们陷入深深的纠结和不确定中。

 

为了帮助自己冷静地做出决定,我始终遵循“以终为始”的原则。在做出决定之前,我会从最终目标出发,反向思考这个选择是否有助于实现目标,相比其他选择是否更具优势。甚至可以进一步思考,这个选择是否与更远的职业目标相契合。

 

回到选择留学这件事本身,当我意识到自己可能不适合科研道路时,我开始考虑就业方向。如果最终目的是就业,那么一年制的授课型硕士便成为了合适的选项。无论从大陆地区的认可度还是国际就业市场的接受度来看,这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准备雅思考试

 

在有了留学的想法之后,我就开始准备语言考试。

 

从目标院校来看,香港地区普遍要求递交申请时附带合格的语言成绩,但要求一般为6.5及以下,并没有小分要求。而英国的院校通常不要求申请时附带合格语言成绩,只需在换取无条件录取(unconditional offer)时提供合格雅思成绩。然而,曼彻斯特大学的计算机专业要求递交申请时就具备6(6)的雅思成绩,因此我初步的雅思目标是6.5(6)。 

 

在相对空闲的大三下学期,我集中备考了两个月,在四五月第一次考出雅思成绩6.5(6.5 7 5.5 6.5)。写作一直是我的短板,因此在暑假实习期间,我又紧急备考了两周,主要突击写作,最终在九月前考出了6.5(6)的成绩。

 

 

整个备考过程中,我一直保持记录错题的习惯,特别是在听力和阅读部分。我会对每一个错题的错因进行针对性的总结和分析,再对它们进行分类,便于思考整套题失分的主要因素和未来改进的思路。针对写作的提升,我每天保持两篇作文的练习量,定时写作一篇大作文和一篇小作文,然后根据ChatGPT进行批改和改进。

 

如何择校择专业?

 

我在择校方面,主要是选择了基于专业比较契合的方向:数据科学,以及我自己想学习的方向:VR和数字媒体方向,基于一年制授课制硕士的方向,主要的选择就是英港新地区的学校。但是CS和DS都是近年来极为热门的竞争激烈专业,考虑到我的背景并不具备明显优势,基于前几年的录取竞争激烈程度,我没有申请新加坡的两所学校。

 

在香港的三所学校中,我将香港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和数据科学、港中文的计算机科学作为冲刺项目。爱丁堡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的CS和DS作为主申项目,保底则是布里斯托大学的沉浸式技术和香港城市大学的多媒体技术。这样的定位是基于在主要申请和冲刺的学校没有满意结果时,保底的学校能提供更为感兴趣的项目。 

 

此外,香港中文大学的统计与数据科学(ASDS)在我定校的时候还没有开设。当我看到这个项目今年准备开始招生的消息后,我才决定加申。保持关注有关学校和专业的新讯息非常重要。

 

正是这个契机,这个专业的开设时间在十月中旬,我的文书已经定稿,所以我迅速行动,成功拿到了第二批面试的邀请。从后续的消息来看,第三轮的面试从入围到通过率都有明显难度提升 。

 

软背景提升是重中之重

 

01   竞赛

 

在大学期间,因为有意识地准备保研,所以我参加了许多竞赛活动。

 

我们专业比较适合数学建模竞赛,这类竞赛不仅考核数理能力,还考核一定的编程能力,同时对论文撰写也有要求,是非常综合的竞赛类型。

 

在大二初次尝试全国赛后,我与同学组成了固定队伍,积极关注各种赛事资讯,参加了各种规格的数学建模比赛。我们的分工非常明确:主要由一位同学负责论文撰写和图片绘制,同时辅助解题,而我和另一位同学则会从多道赛题中选择自己比较有思路的题目进行解答,我们也会根据进度进行高强度的沟通和讨论,彼此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新想法。

 

在几次国内比赛后,我们在全国赛中拿到了北京市一等奖,并在亚太赛中积累了用英语撰写论文的经验后,在美国赛中获得了H奖。尽管这些奖项并不十分突出,但从锻炼能力和履历积累的角度来看,这些都是比较有价值的收获。

 

美赛记录

 

02   科研

 

科研方面,很多学长学姐建议主动寻找老师询问是否有科研项目的机会,这固然是没有问题的,但对于像我这样不太敢主动迈出这一步的同学来说,除了激励自己主动与老师交流外,还需要多把握身边出现的机会。

 

我的科研契机比较被动,当老师在朋友圈或者课堂上直接询问是否有愿意做科研助手时,就不能忽略这些机会。

 

此外,还有一次重要的机会是,另一个学院的同学在国奖获得者的群里询问是否愿意完成她正在拟题的科研项目中的数据分析部分

 

在这个项目中,我完整地参与了从开题到评审、最终投稿再到发表的全过程。这不仅让我学到了更多专业知识,也让我体验到了科研工作的整个流程。

 

通过这些竞赛和科研经历,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也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这些经历不仅为我的履历增色,也为我申请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持。 

 

在众多offer中选择港中文

 

在选择offer时,我依然遵循“以终为始”的思路进行思考。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很多offer都是一年制的学制,但相比于英国,香港地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可以有更多的实习机会。香港中文大学更是提供了去深圳实习的机会,这对于我未来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利。 

 

从性价比的角度来看,ASDS项目几乎是所有我已经收到的offer中学费最低的,加上便捷的交通和较为习惯的饮食,可以说是至高性价比。除了这些客观因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个人因素是:去香港中文大学读书,我可以和我的发小在同一所学校学习、租房和生活。这种情感上的支持和陪伴,对于我们在一个新的环境中适应和成长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香港中文大学的ASDS项目在学术、实习机会、经济成本以及个人生活上都给我提供了最佳的选择。

 

ASDS面试通过通知邮件

 

申请季中印象最深刻的几个点

 

1、文书定稿比较慢,导致投递较晚,对港硕的影响比较大

 

在准备文书的期间,我花了较长的时间,主要集中在7月中旬到10月初。我的建议是,大家在撰写文书时,需要考虑到同时进行的其他事务,如实习、毕业开题、语言考试准备等。文书的内容很多时候可能与这些工作相关,因此更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提高文书撰写的效率。

 

特别是对于香港地区的申请,早申请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不仅因为香港的项目开放申请较早,部分项目还采用“收满即止”的机制。如果申请太晚,名额紧张会导致竞争压力增加,笔面试的淘汰率也会明显提高,甚至可能直接导致错失申请机会。

 

因此,在了解各学校项目录取机制的前提下,尽快投递申请至关重要。 

 

2、需要格外注意12月的集中笔面试

 

香港学校的笔试和面试主要集中在12月。从收到笔试通知到正式笔试,通常只有5-7天的准备时间,期间还可能进行一次模拟测试。如果同时收到多个笔试通知,可能需要在一周内准备两场笔试。对于像我这样在课程结束后几乎没有机会复习知识点的同学,需要“大记忆恢复术”的内容还是很多的。主要考察的知识点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加上一些逻辑题。

 

一般来说,笔试中涉及的这些知识点的重合度较高,对于收到笔试邀请比较有把握的同学,可以根据往届经验总结提前进行复习。当然,如果基础扎实或者有准备考研经验的同学在收到笔试邀请后再开始针对性复习应该也没什么问题。

 

在面试方面,一份全英的自我介绍几乎是万能的,可以事先准备好。在准备自我介绍的同时,对CV进行全方位的复盘,掌握经历中的具体内容并能用英文清晰解释,这些都是可以提前准备的。基于这些准备,再根据具体项目的面试经验进行专业知识的准备,就能比较有把握地应对香港学校的英文面试。

 

参加线上会议

 

申请季带给我的感悟

 

其实现在回过头去看,我的想法已经与一年多前选校定校时有了很大的不同。在实习和整个申请过程中,我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这并不是在批评曾经的自己没有远见,或者后悔自己的选择。毕竟,我们无法摆脱自身的局限性,而更需要的是让自己始终保持坚定,在探索中前进。

 

要相信自己做出的选择是最好的选择,最适合当下自己的选择。不要去美化自己没有走过的路,不要犹豫不决,不要为未走的路而感到遗憾。每一次选择都是我们在特定时刻对自己最好的判断,因此,我们应该坚信自己的决定,并在这条路上不断努力和成长。 

 

对学弟学妹们的寄语是: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尝试新事物。在申请季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但这些都是成长的一部分。不要害怕失败或挫折,每一次经历都会让你更接近自己的目标。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选择,并始终保持对未来的信心和热情。

 
 
 
 
 
 
 
 
指南者留学老师
您正在预约联系老师
简单填写基本信息,完成导师预约
以下信息仅供导师提供定制服务,我们承诺保护您的隐私安全
*手机号码
*目前学历
本科大四
本科大三
本科大二
本科大一
硕士在读
博士在读
其他
*留学意向地区
提交
预约成功
顾问老师将尽快联系您,请保持手机畅通
返回首页
下载指南者留学App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您的会员等级不足
前往指南者留学App查看等级详情
取消
立即前往